时间: 2025-04-26 07:1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0:37
阮郎归 其三
深亭邃馆锁清风。
榴花芳艳浓。
阳光染就欲烧空。
谁能窥化工。
观物外,喻身中。
灵砂别有功。
若将一粒比花容。
金丹色又红。
在深邃的亭阁中,清风被锁住。
石榴花开得芬芳而艳丽。
阳光照射下来,仿佛要把一切都烧尽。
谁能看透这变化的艺术呢?
观察外物,实际上是在暗喻内心的变化。
灵砂有着不同的功效。
如果用一粒来比拟花的容颜,
那么丹药的颜色更是显得红艳。
张抡,宋代诗人,其作品常融入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风格清新脱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该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繁荣,诗人常以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为题材,反映了对生活的思考与领悟。
《阮郎归 其三》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及其内心的感受。开头的“深亭邃馆锁清风”便给人一种幽静而深邃的氛围,诗人似乎在此处感受到了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接着,榴花的芳艳浓烈,象征着生命的力量与美丽,阳光的照射又带来了强烈的对比,仿佛在揭示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谁能窥化工”,隐喻着生活中的种种变化,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后面的“观物外,喻身中”,则进一步引申出内心与外界的关系,显现出一种哲学思考的深度。诗的最后两句,通过灵砂和金丹的比喻,暗示着修行与内心的蜕变,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追寻。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从自然的描写到内心的感悟,展现出诗人对生命和艺术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如灵砂与花容的比拟)、对仗(如“观物外,喻身中”)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和内心的哲学思考,表现了对生命、时间和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传达出一种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阮郎归 其三》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张抡
C. 杜甫
诗中“榴花”象征什么?
A. 短暂的生命
B. 美丽和生命力
C. 时间的流逝
“谁能窥化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C. 对爱情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