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54: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54:06
《一络索》
作者:黄侃
倚遍危栏将夕。
远情脉脉。
堤南衰柳已微黄,
便旖旎。
知谁惜。
无限山程水驿。
滞君纵迹。
西风萧瑟祇成秋,
漫廋损,
天涯客。
在夕阳西下之时,我倚靠在高栏杆上,心中思绪万千。远方的情感如细流般绵延不绝。堤岸南边的垂柳已经微微发黄,景色显得格外迷人。究竟是谁在默默珍惜这一切呢?无尽的山路和水边驿站让我滞留在此,无法前行。西风萧瑟,唯剩秋意,令人倍感凄凉,远方的行者我,似乎在不断消瘦,心中充满了惆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西风萧瑟”之意与古诗中常见的描写秋天情景的意象相呼应,反映出诗人在感慨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情绪。
作者介绍: 黄侃(1885-1935),字克明,号公度,浙江人。他是近现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古文字学家,曾任教于多所大学。黄侃的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一络索》创作于黄侃的中年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个人理想与现实矛盾交织之时,诗人在作品中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一络索》是一首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抒发,展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感伤之作。诗歌开篇以“倚遍危栏将夕”引入,营造出一种临近黄昏的氛围,带有一丝惆怅。紧接着的“远情脉脉”则表明作者心中对远方情感的向往与思念,情感的延续充满了柔情与恍惚。
“堤南衰柳已微黄,便旖旎”一句,通过描绘南岸的垂柳渐黄的景象,传达出秋天的到来与生命的流逝,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美好事物的短暂。此时,诗人心中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愈加明显。
随着诗歌的发展,作者将目光转向“无限山程水驿”,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与无尽,表现出诗人在生活中遭遇的种种困境与迷茫。最后的“西风萧瑟祇成秋,漫廋损,天涯客”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展现出诗人对于身世漂泊、孤独无依的深刻感悟,令人动容。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给人以强烈的共鸣,使人不禁反思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哀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流露出孤独与迷茫的情感。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传达出对远方和过往的思念,让人深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远情脉脉”意指:
A. 情感的波动
B. 情感的延续
C. 情感的消失
“堤南衰柳已微黄”中的“衰柳”象征:
A. 春天的生机
B. 秋天的凋零
C. 夏天的繁茂
诗人通过“西风萧瑟”想表达:
A. 冬天的寒冷
B. 秋天的孤寂
C. 春天的温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例如,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黄侃的《一络索》更倾向于抒发个人的思绪与感慨,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情壮志与对人生的洒脱态度。两者在情感表现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诗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