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22: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22:36
可是清明才度,等闲春暮。
烧香重做杏花寒,吹不断,屏山雾。
待把东风扃住,不教归去。
垂帘天气病眠人,又点点,樱桃雨。
然而清明节才刚过,春天却已悄然进入暮色。
再次点燃香火,似乎又回到了杏花凋零的寒冷时节,
那缠绵的春风似乎总是无法停止,
不让人归去。
在这垂帘的天气里,病卧的人只觉得,
雨点轻轻落下,像樱桃般的细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慈铭,清代诗人,工诗词,风格婉约,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细致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天的转折期,清明节后,诗人感受到春天的短暂与离别的惆怅,表达了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
《一络索》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作,诗人在清明节之后,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短暂与无常。开篇提到“清明才度”,立即勾勒出春天已至,却又蕴含着“等闲春暮”的淡淡哀伤。诗人通过“烧香重做杏花寒”的意象,反映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渴望。杏花的凋零象征着春天的离去,带来一丝寒意,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
随着诗句的推进,“吹不断,屏山雾”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东风似乎无止无尽,无法带走诗人的思念与惆怅。接着,诗人通过“垂帘天气病眠人”的描写,展现出一种静谧的状态,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病痛与无奈。在这细雨如樱桃般的天气里,雨滴轻轻落下,又增添了几分愁绪。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细腻而有层次,展现了春天的柔美与生命的短暂,带给读者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诗人借用自然的变化反映内心的情感,传达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在“清明才度”后感受到什么?
“烧香重做杏花寒”中“杏花寒”主要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樱桃雨”是用来形容什么样的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慈铭的《一络索》和杜甫的《春夜喜雨》均描绘了春季的景象,但李诗更侧重于内心的情感与时间的流逝,杜诗则更关注自然的恩赐与生命的希望。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审美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