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56: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56:46
渐春到了,叹屡负佳期,经年久客。拟将梅蕊,寄与故园消息。踏雪相寻南陌,浑不见枝头春色。想应笑我羁愁,故故收香藏白。犹忆。小楼欢适。正斜亸香肩,玉纤轻摘。而今憔悴,花也共人岑寂。淡月暗笼窗槅,但梦想年时妆额。空恨驿使难逢,强奏一声羌笛。
春天渐渐来了,我感叹自己屡次错过美好的时光,已经在外漂泊多年。打算将梅花的花蕊,寄给故乡以报平安。我踏着雪寻访南方的小路,却丝毫看不见树梢上的春色。想必是笑我这个羁旅的愁苦,故意将芳香藏匿。仍然记得在小楼里欢乐的时光,正当斜阳照射,香肩轻轻地摘花。如今我憔悴不堪,连同花儿一起沉默。淡淡的月光笼罩着窗户,我只能幻想去年妆点的模样。无奈驿使难以相逢,只能强忍着奏响一声羌笛。
“梅蕊”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对故园的思念。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与孤独、高洁的品格相联系,代表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
俞士彪(约1640-1710),字子贞,号泉石,清代诗人。其诗歌以情感真挚、意象清新著称,常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怀。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春季,诗人因外出游历而错过梅花的花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来临与梅花的缺失,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诗中通过“渐春到了”引入春天,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对错过的叹息,表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无奈与惋惜。踏雪寻梅的场景,既是对春天的期待,也是对故乡的思念,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尤其是“想应笑我羁愁,故故收香藏白”,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出梅花对诗人愁苦的嘲笑,增添了诗的情感层次。
小楼的欢适与现在的憔悴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对人的影响。最后一句“空恨驿使难逢”,更是表达了诗人对传递情感的无奈与渴望,强烈的思乡情绪通过羌笛的声音得以传递。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春天、故乡和美好时光的深切追忆。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期待与梅花的缺失,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情感真挚而深刻。
诗中“叹屡负佳期”意指什么?
“踏雪相寻南陌”中的“南陌”指的是什么?
诗人用什么乐器表达自己的思乡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