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2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28:37
凌云台
作者: 谢举 〔南北朝〕
绮甍悬桂栋,隐映傍乔柯。
势高凌玉井,临迥度金波。
易觉凉风至,早飞秋雁过。
高台相思曲,望远骚人歌。
幸属此迢递,知承云雾多。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耸的楼台,楼台上装饰华丽,桂树悬挂,隐约映照在高大的树木旁。站在这里,俯瞰玉井,遥望金色的波涛,感觉到秋风的凉意,早已飞过的秋雁在空中划过。高台上思念的曲调,吸引着远方的骚人吟唱。幸好身处于这遥远的地方,知道承载着无尽的云雾。
作者介绍:谢举是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诗风多以豪放、清新著称,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一个高台之上,诗人面临着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内心的思念情感,反映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离别情绪的感慨。
《凌云台》是一首充满自然意象与人文情怀的诗作。诗的开头以华丽的建筑和自然景观相结合,展示出一种恬静优雅的氛围。通过绮丽的屋顶和旁边的桂树,诗人将人造美与自然美融合,形成一种和谐美感。
接着,诗人通过“势高凌玉井,临迥度金波”的描写,表现出一种高远的视野和内心的旷达,展现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随着“易觉凉风至”,秋天的到来不仅带来季节的变化,也唤起了思乡的情感。
高台上的“相思曲”则带有一种深沉的情感,表现了对远方人的思念。最后一句“幸属此迢递,知承云雾多”则是对自身处境的感慨,虽远隔千里,仍能感受到云雾的变幻。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传递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凉风至”体现了自然的变化,给人一种生动的感觉;“高台相思曲”则引发了对情感的联想,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表达,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也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绮甍”指的是什么?
A. 华丽的屋顶
B. 高大的树木
C. 清澈的水面
“凉风至”是指哪个季节的到来?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相思曲”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思念
C. 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