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29: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9:41
美兰堂昼永,晏清暑晚迎凉。
控水槛风帘,千花竞拥,一朵偏双。
银塘。尽倾醉眼,讶湘娥倦倚两霓裳。
依约凝情鉴里,并头宫面高妆。
莲房。露脸盈盈,无语处恨何长。
有翡翠怜红,鸳鸯妒影,俱断柔肠。
凄凉。芰荷暮雨,褪娇红换紫结秋房。
堪把丹青对写,凤池归去携将。
在美兰堂里,白昼显得格外漫长,傍晚时分,清风送来凉意。
我在水边的栏杆旁,轻轻摇动风帘,千花争相盛开,其中一朵却偏偏双开。
在银塘的水面上,醉意满盈,我惊讶于湘娥倦怠的倚靠着两件霓裳。
依稀可见她在镜中凝望,两幅宫廷面容妆扮得极为华美。
在莲房里,她娇羞地露出盈盈笑容,无言之中,心中却满是怨怼。
有翡翠般的翠鸟怜爱着红花,鸳鸯也妒忌着那影子,皆因情有所断。
凄凉的景象啊,芰荷在暮雨中,娇红褪去换成紫色,结成秋房。
不如把这美丽的景象描绘下来,凤池归去时携带着它。
作者介绍:范周,宋代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意象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间情感,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宋代,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世态的深刻体悟。此时正值盛夏,诗人借景抒怀,表达了内心的惆怅与思索。
《木兰花慢》是一首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情感的词作。词中描绘的场景如美兰堂、银塘、莲房等,都是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意象,展现出一种清新而又深邃的美。诗人的情感通过景物的描写逐渐展开,尤其是“千花竞拥,一朵偏双”,在千花中突出一朵双开的花,象征着独特的美丽和孤独的情感。
词中提到的湘娥和翡翠,分别代表着美丽与嫉妒,展现了人情的复杂。尤其在“无语处恨何长”一句,深刻表达了对于未能表述情感的无奈与怨愤。随着季节的变迁,描绘了从夏日的热烈到秋天的凄凉,情感也随之转变,带有一种深切的忧伤。
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既有对美的向往,又有对失去的惋惜,展示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生活的敏感观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使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例如,将花儿拟人化,赋予其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留恋,情感基调深刻而丰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木兰花慢》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范周
C. 杜甫
D. 苏轼
诗中提到的“湘娥”象征什么?
A. 美丽与忧愁
B. 努力与奋斗
C. 愉快与安宁
D. 思乡之情
“千花竞拥,一朵偏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争斗与竞争
B. 独特的美和孤独
C. 友谊与团结
D. 轻松与愉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范周的《木兰花慢》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感怀,但范周更注重于自然的描绘和内心的感受,而李清照则侧重于对爱情的细腻表达,二者在情感的深度和表现手法上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