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满江红 其三 洪云岩、刘朔斋用韵

《满江红 其三 洪云岩、刘朔斋用韵》

时间: 2025-05-10 09:27:30

诗句

蝶梦惊残,仿佛似、东方才白。

人报道、城疑不夜,界几无色。

敲瓦微听冰线响,开窗倏放风花入。

拥重貂、曾不觉寒侵,将何德。

呼剡棹,行为客。

平蔡垒,何能役。

算争如、穷檐高卧,闭门毋出。

安得松江江上去,一蓑独钓丝千尺。

要不持、寸铁和前修,文章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27:30

原文展示

满江红 其三 洪云岩、刘朔斋用韵
作者:李曾伯 〔宋代〕

蝶梦惊残,仿佛似东方才白。人报道城疑不夜,界几无色。
敲瓦微听冰线响,开窗倏放风花入。拥重貂曾不觉寒侵,将何德。
呼剡棹,行为客。平蔡垒,何能役。
算争如穷檐高卧,闭门毋出。安得松江江上去,一蓑独钓丝千尺。
要不持寸铁和前修,文章伯。

白话文翻译

梦中的蝴蝶惊醒了,仿佛刚刚看到东方的白光。听说人们在城中不知白天黑夜,周围的景象几乎失去了颜色。
轻轻敲打屋顶,听到冰线的声音,打开窗户,突然让风中的花瓣飞入屋内。
我裹着厚厚的貂皮,竟然没有感觉到寒冷的侵袭,这又是何德之事呢?
叫来小船,像个客人一般行驶。平坦的蔡垒,如何能让人劳作?
算了,像是穷困的檐下高卧,闭门不出。怎么才能到松江江上去,独自一人钓鱼千尺长的丝?
要不持有一点武器和前人修行的文采,岂不是白白浪费了?

注释

  • 蝶梦:指梦中梦见的蝴蝶,象征美好而虚幻的事物。
  • 仿佛:似乎、好像。
  • 无色:形容景象黯淡、失去生机。
  • 敲瓦:敲打屋顶,隐喻静谧的环境中的细微声响。
  • 倏放:突然放开,快速开放。
  • 拥重貂:身披厚重的貂皮,形容保暖。
  • 剡棹:划船。
  • 平蔡垒:平坦的地方,蔡垒为古代的堤坝。
  • 闭门毋出:关上门,不出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主要以诗词创作为主,风格多变,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之时,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反映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诗歌鉴赏

《满江红 其三》以蝴蝶梦境的惊醒为起点,融入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人在梦中体会到的唯美景象与现实生活中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对生活的无奈与反思。诗人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冬日场景,敲瓦声与冰线声相互映衬,增添了诗的氛围。通过“拥重貂曾不觉寒侵”,诗人表达了内心的温暖与对外界寒冷的无感,体现了一种超然的态度。接着,诗人以“呼剡棹,行为客”来表现自己的漂泊感,似乎在反思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整体上看,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孤独的哲思,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第一联描绘梦境与现实的对比,第二联通过细微的听觉描写,展现出静谧的氛围,第三联则透露出诗人的孤独感。最后两联则表达了对生活选择的思考与对自然的向往。

  • 修辞手法
    使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呼剡棹”将划船比作行为,增强了诗的动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与人生的对比,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自由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蝴蝶:象征美好与短暂。
    • 风花:代表自然之美与生命的活力。
    • 独钓:象征孤独与超然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蝶梦惊残”意指什么? A. 梦中蝴蝶的美丽
    B. 梦醒后的失落感
    C. 对未来的期待

  2. “拥重貂曾不觉寒侵”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A. 对寒冷的敏感
    B. 对生活的麻木
    C. 对温暖的渴望

答案:1.B 2.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朱淑真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孤独的感慨与思考。

诗词对比
比较李曾伯的《满江红 其三》与陶渊明的《饮酒》中的隐逸思想,均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逃避,但李曾伯更强调内心的孤独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李曾伯诗词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临清大雪 满江红·蒜山怀古 追悼 悲歌赠吴季子 过吴江有感 梅村 过淮阴有感 遇旧友 一舸 鸳湖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遮天迷地 差分放大器 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忌讳 包含唾的词语有哪些 食字旁的字 十八层地狱 靑字旁的字 提手旁的字 风说 幺字旁的字 高浑 雍府 包含配的词语有哪些 奴颜婢色 缶字旁的字 亡人自存 堕其术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