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11: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11:34
海棠开,谁家亭馆,依然旧标致。
彩云深处。有半湿青红,画阑雕砌。
繁英密蕊重重树。望中迷数里。
似蜀锦张成步障,石家徒僭侈。
夜深把银烛高烧,有时更折向铜瓶斜贮。
微风度,朱唇似,迎人笑语。
坡老当年一见,何事在天涯僧舍底。
争似此安排华屋,长相从富贵。
海棠花盛开,哪家亭子依然保持着往日的风采?
在彩云深处,半湿的青红色映衬着画好的栏杆和精美的雕刻。
繁花密蕊的树木在眼前重重叠叠,远望去似乎迷失在数里之外。
就像蜀锦铺成的步道,石家的奢侈令人惊叹。
夜深时,银烛高烧,有时还折向斜放的铜瓶。
微风拂过,红唇似的花朵迎接着来人,笑语盈盈。
想起坡老当年一见时的情景,何曾知晓在遥远的僧舍底下。
不如这华丽的屋子,长久地享受富贵。
作者介绍:韩奕,元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诗词见长,风格多样,常用细腻的描写表达丰富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园林文化,诗人在此景中思索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花犯 题步障亭》是一首描绘春日美景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往昔情景的回忆。诗的开头以“海棠开”引入,立刻营造出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春日氛围,接着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亭馆的优雅和典雅。诗中提到的“蜀锦”不仅仅是物质的奢华,更是对文化和艺术的赞美。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夜深把银烛高烧”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氛围,仿佛烛光映照出人们的欢声笑语。最后一句“争似此安排华屋,长相从富贵”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他渴望的并不仅仅是物质的享受,更是与人共享这一美好生活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日的动人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逐句解析:
海棠开,谁家亭馆,依然旧标致。
描述海棠花盛开的美景,感叹亭馆依旧保持着往日的风采。
彩云深处。有半湿青红,画阑雕砌。
彩云的深处映衬着湿润的青红色,栏杆和雕刻显得精致。
繁英密蕊重重树。望中迷数里。
繁花密蕊的树木在眼前重重叠叠,远望去似乎迷失在远方。
似蜀锦张成步障,石家徒僭侈。
比作蜀锦铺成的步道,感叹石家的奢侈华美。
夜深把银烛高烧,有时更折向铜瓶斜贮。
夜晚烛光摇曳,偶尔斜放在铜瓶上,增添了几分温馨。
微风度,朱唇似,迎人笑语。
微风轻拂,花朵如朱唇般绽放,似乎在迎接来人的欢声笑语。
坡老当年一见,何事在天涯僧舍底。
想起坡老当年的情景,感叹时光流逝,何曾在僧舍相识。
争似此安排华屋,长相从富贵。
不如眼前的华丽屋子,期望与人共享富贵生活。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优雅生活和美好记忆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富贵生活的渴望,体现了人们在繁华背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花犯 题步障亭》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韩奕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蜀锦”象征什么?
A. 贫穷
B. 奢华
C. 平凡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的向往?
A. 自然
B. 富贵生活
C. 战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花犯 题步障亭》与杜甫的《春夜喜雨》进行对比。两首诗均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思考,而韩奕的诗则显得更为细腻和浪漫,关注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