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4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6:14
安石陵霞致,清言振玉音。
鸿勋济世久,厚德感人深。
朱组虽然袭,虚舟岂易沉。
东山高志在,潇洒谢尘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提到安石(指苏轼)在陵园的霞光中显得分外动人,他的清言犹如振动玉石般的声音,令人心向往之。鸿勋(指伟大的功绩)早已为世人所知,厚重的品德更是深深打动人心。即使面临朱组(指朝廷的重任)这样的压力,作者也认为虚舟(即空舟)并不容易沉没。最后提到东山(指陶渊明隐居的东山),高远的志向依旧在,潇洒地摆脱尘世的纷扰。
夏竦,宋代诗人,曾历任多种官职,对诗词有独到的见解,作品多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风格典雅。
《奉和御制读晋书》是夏竦对皇帝的诗作响应,表达了对历史人物与理想的景仰,同时也寄托了对自身理想的追求,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历史的关注与思考。
这首诗是对历史人物及其功绩的追忆,同时也是对理想与志向的追求。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物特质,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开头两句描绘了安石的光辉形象,给人一种神圣而崇高的感觉,清言如玉音般响亮,传递出一种高洁的思想。接下来的两句则表达了对功德与品德的赞美,强调了内在修养的重要性。最后,即使面临压力,诗人依旧坚守高远的志向,展现出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理想和德行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安石及其品德与功绩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道德的追求,以及对自身志向的坚定信念,反映出一种超脱于世俗的洒脱。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安石”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虚舟岂易沉”表达了诗人对__的坚定信念。
判断题:这首诗是对历史人物的批评。(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