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奉和御制读晋书

《奉和御制读晋书》

时间: 2025-04-30 18:46:14

诗句

安石陵霞致,清言振玉音。

鸿勋济世久,厚德感人深。

朱组虽然袭,虚舟岂易沉。

东山高志在,潇洒谢尘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6:14

原文展示:

安石陵霞致,清言振玉音。
鸿勋济世久,厚德感人深。
朱组虽然袭,虚舟岂易沉。
东山高志在,潇洒谢尘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提到安石(指苏轼)在陵园的霞光中显得分外动人,他的清言犹如振动玉石般的声音,令人心向往之。鸿勋(指伟大的功绩)早已为世人所知,厚重的品德更是深深打动人心。即使面临朱组(指朝廷的重任)这样的压力,作者也认为虚舟(即空舟)并不容易沉没。最后提到东山(指陶渊明隐居的东山),高远的志向依旧在,潇洒地摆脱尘世的纷扰。

注释:

  • 安石:苏轼的字,安石是他的号。
  • 鸿勋:伟大的功绩。
  • 厚德:深厚的品德。
  • 朱组:指朝廷重任或官职。
  • 虚舟:比喻空泛无物的事物。
  • 东山:隐喻隐居或高洁的志向。
  • 潇洒:形容人态度从容不迫,风度翩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竦,宋代诗人,曾历任多种官职,对诗词有独到的见解,作品多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风格典雅。

创作背景:

《奉和御制读晋书》是夏竦对皇帝的诗作响应,表达了对历史人物与理想的景仰,同时也寄托了对自身理想的追求,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历史的关注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是对历史人物及其功绩的追忆,同时也是对理想与志向的追求。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物特质,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开头两句描绘了安石的光辉形象,给人一种神圣而崇高的感觉,清言如玉音般响亮,传递出一种高洁的思想。接下来的两句则表达了对功德与品德的赞美,强调了内在修养的重要性。最后,即使面临压力,诗人依旧坚守高远的志向,展现出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理想和德行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安石陵霞致:描绘安石墓前的霞光,象征其伟大与不朽。
  2. 清言振玉音:比喻安石的言论如同玉石般清晰悦耳,影响深远。
  3. 鸿勋济世久:称赞其伟大功绩,已为世人所知。
  4. 厚德感人深:强调其深厚的品德对人的打动。
  5. 朱组虽然袭:提到即使受到朝廷重任的压力。
  6. 虚舟岂易沉:表明内心的坚定与不屈。
  7. 东山高志在:隐喻追求高远的理想和志向。
  8. 潇洒谢尘襟:表现出从容不迫的态度,超脱于世俗的追逐。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清言振玉音”比喻言论的清晰与高尚。
  • 对仗:如“鸿勋济世久,厚德感人深”,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东山象征隐居与追求理想的高洁志向。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安石及其品德与功绩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道德的追求,以及对自身志向的坚定信念,反映出一种超脱于世俗的洒脱。

意象分析:

  • 安石:象征着伟大的历史人物与理想的追求。
  • 霞光:象征着光辉与不朽的名声。
  • 清言:象征着高洁的思想与言论。
  • 东山:象征着隐居与坚守理想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安石”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陶渊明
    • B. 苏轼
    • C. 李白
    • D. 杜甫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虚舟岂易沉”表达了诗人对__的坚定信念。

  3. 判断题:这首诗是对历史人物的批评。(对/错)

答案:

  1. B. 苏轼
  2. 理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同样表达了对理想与自然景象的赞美。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追思。

诗词对比:

  • 《东山吟》 by 陶渊明:同样表达了隐居生活的理想与对世俗的超脱。
  • 《滕王阁序》 by 王勃:对历史与理想的追思,展现了豪迈的气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关于宋代诗人的作品与风格分析。
  • 《古诗词基础知识》:关于古诗词的基本知识与赏析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木兰花(和何大夫) 初到锦城 还里 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妾薄命二首 其一 和休文至自新安 寄徐吉父学士 次韵苏公独酌试药玉滑盏 夏日书事 寄亳州林待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凵字底的字 金字旁的字 包含章的词语有哪些 朱唇皓齿 鸡犬升天 姚宋 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七了八当 惟正之供 赤精精 歹字旁的字 声威天下 单耳刀的字 遐甿 王寂 春光明媚 两点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