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5:54
初到锦城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溪绕层峦路绕溪,
飞梁相接挂晴霓。
山川王气今何有,
岩谷灵踪昔未跻。
十里松篁参羽仗,
半天楼阁倚云梯。
胜游欲尽无穷目,
未到桃源客已迷。
溪水蜿蜒,山峦环绕着溪流,
飞架的桥梁相连,挂着晴空中的彩虹。
如今山川的王气在哪里呢?
岩谷的灵踪昔日却未曾抵达。
十里松林如同羽毛的军旗,
高耸的楼阁依靠着云梯。
美好的游览似乎已经尽头,却又无穷无尽,
未到达桃源,游客已经迷失了方向。
“桃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述了一个理想的、与世隔绝的地方,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未到桃源客已迷”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渴望与追寻的迷失。
作者介绍:陈师道(约1040-1100),字师道,号东篱,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细腻,与李白、王维并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作者初到成都(锦城)时所作,描绘了成都的山水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初到锦城》以清新自然的意象,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成都的山水风光。首联“溪绕层峦路绕溪”将溪流与山峦紧密相连,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美;“飞梁相接挂晴霓”则描绘了桥梁高悬,宛如彩虹的景象,增添了诗句的动感与美感。接下来的两句“山川王气今何有,岩谷灵踪昔未跻”则从壮阔的山川转向对历史的沉思,表达了对昔日辉煌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索。最后两句,作者通过“胜游欲尽无穷目,未到桃源客已迷”,表现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寻中的迷茫,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还蕴含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以及在追求理想中迷失方向的感慨,具有深刻的哲理与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追寻中的迷茫,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飞梁相接挂晴霓”描述的是?
A. 一座高山
B. 一座桥梁
C. 一片湖泊
“未到桃源客已迷”中的“桃源”指的是?
A. 一种水果
B. 理想的生活境界
C. 一个城市
本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历史的怀念
C. 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迷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初到锦城》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山水之美,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的作品更侧重于孤独与内心的宁静,而陈师道则更强调对理想生活的追寻与困惑,展现出两种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