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2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28:35
瘦骨何支离,老鹤惊晴霜。
软苎联溪蒲,一榻风月堂。
四序自鳞次,跏趺贯炎凉。
达官重锦茵,妙姬罗衣裳。
寒士倚清秋,忧居涕浪浪。
此君勿相留,我欲坐相忘。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瘦弱的身影,像是干枯的骨头,仿佛在无情的寒霜中孤独地惊起老鹤。柔软的苎麻编织成的蒲团,正放置在风月相伴的堂上。四季更替,各自有其独特的风景与气候。高官贵族重视华丽的锦缎,名媛们则穿着精美的衣裳。而我这个寒士在清秋的季节中倚靠着,忧愁的心情如同滔滔不绝的泪水。请你不要留我,我只想在这里静静地忘却一切。
冯时行(生卒年不详),字仲华,号山人,宋代著名诗人,主要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冷暖,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蒲团》写于冯时行晚年,正值社会动荡、士人阶层分化严重的时代。诗中通过个人情感的表达,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复杂与无奈,也反映了作者对高官显贵的讽刺和对清贫生活的淡然态度。
《蒲团》是一首典型的宋代诗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独特感悟。全诗以“瘦骨”和“老鹤”开篇,展现了诗人自身的瘦弱和孤独,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诗人以“软苎联溪蒲”描绘出一种宁静的生活场景,仿佛在述说着他内心渴望的安宁与恬淡。
四季更替的描写,增添了自然的变迁感,也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化。与达官贵族的奢华形成鲜明对比,诗人自嘲为“寒士”,在清秋的季节中,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忧伤。他的“忧居涕浪浪”不仅是对自己处境的反思,也表达了对社会的深切思考。
最后一句“此君勿相留,我欲坐相忘”则是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体现了对内心世界的追求与向往。整首诗在清淡中透出深邃,在细腻中显现力量,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厌倦与对内心安宁的渴望,体现了作者在动荡时代中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对人性深刻的思考。
诗中“达官重锦茵”意指什么?
A. 高官重视奢华的生活
B. 平民过着简朴的生活
C. 诗人对世俗的向往
D. 自然的美好
“我欲坐相忘”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生活的热情
B. 对世俗的厌倦
C. 对他人的依赖
D. 对未来的期待
冯时行的《蒲团》与陶渊明的《饮酒》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对自然的向往。但冯时行更多表现出对社会的批判与个人的忧伤,而陶渊明则更倾向于自然的恬淡与内心的宁静。两者的风格迥异,展现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