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1:2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1:22:51
冯时行的《清明》
宝勒香轮簇柳阴,
宦游清味独沈吟。
野云未散山头暗,
春水初生岸脚深。
万里松涛寒食泪,
十年萍梗故园心。
狂风又卷残红去,
飞落谁家无处寻。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节的情景。宝勒香轮在柳树的阴影中聚集,我在异乡清明的气氛中独自沉吟。山头的野云尚未散去,春水刚刚滋生,岸边已深。万里松涛中,我因为寒食节而泪流满面,心中思念故园已经十年。狂风再次卷走了残存的花瓣,散落在谁家却无处可寻。
冯时行(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官职不详,因其作品多描绘人事,反映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风格清新而含蓄。
《清明》创作于清明节前后,诗人身处异乡,思念故乡和故人,通过清明节的习俗,表达了对亡者的缅怀和对故乡的深切思恋。
《清明》以清明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故人的思念。诗中“宝勒香轮簇柳阴”,以“香轮”引入祭祀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显露出诗人对已故亲人的怀念。接着,“宦游清味独沈吟”则表现了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无奈。
在自然描写上,诗人通过“野云未散山头暗,春水初生岸脚深”描绘出一幅春日的图景,暗示了生命的延续和时间的流逝,也暗含了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思考。尤其是“万里松涛寒食泪”,诗人将思乡之情与自然景象结合,既有情感的深度,又有景物的真实。
最后,“狂风又卷残红去,飞落谁家无处寻”点明了无处寻觅的失落感,既是对花瓣的惋惜,也是对逝去时光的哀痛。这一系列的情感通过层层递进,最终形成了对人生无常、对故乡永恒的思索。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既有对清明节祭祀传统的尊重,又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人生的无常,流露出深沉的哀伤和惆怅。
《清明》的作者是谁?
“宝勒香轮簇柳阴”中的“香轮”指的是?
“狂风又卷残红去”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