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41: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41:17
送谢师厚太博通判汾州
梅尧臣
频官吴越饱粳稻,
况住南阳多水田。
北登太行入汾曲,
正获左禾右巴稏秋风前。
晋人朴厚自寡讼,
软炊玉粒河鳞鲜。
君方少壮齿颊健,
甘美不负经腹便。
有意南飞寄我信,
满川鸣雁下连连。
送别谢师厚,您要去汾州做通判了。
在吴越地区,稻谷丰收,
而南阳的水田更是滋养丰饶。
向北登上太行山,进入汾河的曲岸,
此时正是秋风送爽,稻谷和巴稏(即稻禾)丰盈。
山西人朴实厚道,很少争吵,
米饭软烂,鱼鲜美,令人垂涎。
您正值壮年,容颜健硕,
愿您美味佳肴,吃得尽兴。
若有意南飞,寄我信件,
满川的雁声在低飞,连绵不绝。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梅溪,宋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七言律诗。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简练而著称,尤以咏物、送别诗见长。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谢师厚被任命为汾州通判之际,诗人以此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同时也抒发了对故乡田园的赞美与怀念。
梅尧臣的《送谢师厚太博通判汾州》是一首充满浓厚乡土气息的送别诗。诗中通过描绘吴越丰饶的稻田和南阳丰富的水田,营造出一种富饶的自然环境,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热爱。诗的前两句,既是送别的背景,又引出了对故乡的描绘。
接下来的几句则描绘了太行山的壮丽与汾河的曲折,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祝福。特别是"君方少壮齿颊健,甘美不负经腹便",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也反映出诗人对食物的赞美,隐含了对日常生活的热爱。
最后的“有意南飞寄我信,满川鸣雁下连连”把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既表现了对友人的期盼,又暗示了人生的无常。通过雁群的形象,诗人巧妙地联系了自然与人情,形成了一种怀旧与期盼交织的复杂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送别与祝福展开,展现了人情的温暖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通过田园风光与人际关系的描绘,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乡土的眷恋与对友人的祝福。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吴越”指的是哪一地区?
“君方少壮齿颊健”中的“少壮”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满川鸣雁下连连”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同样是送别之作,但更侧重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理想的追求。而梅尧臣的作品则更加注重对自然环境和人情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