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1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10:08
答中上人卷
作者:梅尧臣
吹笛皆学龙,吹笙皆学凤。
又於笙笛间,高下不相中。
得其精者稀,得其麤者众。
况於真出音,千岁不复梦。
尔为学笙欤,颇已臻妙弄。
这首诗的意思是:吹笛子的人都学习龙的声音,吹笙的人都学习凤的声音。然而在笙和笛之间,水平高低却难以比较。能够掌握其精髓的人很少,而掌握粗浅技巧的人却很多。更何况要真正发出美妙的音色,千年都无法再梦见。你是在学习笙吗?看来你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古体诗,尤其以五言诗见长。他在诗歌中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梅尧臣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音乐、诗歌等艺术形式受到极大重视。诗中探讨了音乐艺术的学习与追求,反映了他对艺术的思考。
《答中上人卷》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梅尧臣通过对笛子和笙的比较,揭示了音乐艺术学习中的难度与精髓。在诗的开头,作者提到“吹笛皆学龙,吹笙皆学凤”,这不仅是对乐器的描述,更是对追求高雅艺术的象征。龙与凤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卓越与华贵,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强调了艺术追求的崇高。
接着,作者指出在笙和笛之间,优秀的演奏者稀缺,粗浅的学习者却很多,反映出学习艺术的普遍性与精深性之间的矛盾。这种对比使人深思,真正的艺术并非人人可得,而是需要时间与心力的投入。
最后一句“千岁不复梦”,更是道出了艺术的难以企及和一旦失去后的遗憾。整首诗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展现了梅尧臣对艺术的深邃理解,既有哲理的思考,又不失对美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是对音乐艺术学习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艺术精髓的追求与无奈,同时也肯定了努力学习的价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吹笛皆学龙”中“龙”象征什么?
“得其精者稀”的意思是什么?
“千岁不复梦”中的“梦”指代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内容的解析与学习,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梅尧臣的《答中上人卷》,并激发对古诗词的兴趣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