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20: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20:24
田家 其四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今朝田事毕,野老立门前。
拊颈望飞鸟,负暄话馀年。
自从备丁壮,及此常苦煎。
卒岁岂堪念,鹑衣著更穿。
今早农活结束,乡村老人站在门前。
他抚着脖子望着飞鸟,享受着温暖的阳光,谈论着往年的事情。
自从准备了壮丁,这样的日子常常让人苦恼。
到头来怎么忍心去想,只有在寒冷的时候才穿上鹑衣(指粗糙的衣服)。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反映了农民的辛勤和生活的艰辛,体现了农耕文化中的传统与现实。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号鲁山,宋代诗人,擅长古诗,尤其以田园诗闻名。他的诗风朴实自然,常通过描绘乡村生活,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农民生活的关注。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宋代,正值农耕社会,农民的生活充满艰辛与希望。梅尧臣通过描绘田家的日常,反映了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
《田家 其四》通过简洁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农村生活中的一幅生动画面。诗的开头“今朝田事毕”,直接切入主题,表现了农民的辛勤与满足。老人在门前静静地望着飞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这种平和的心态与忙碌的田事形成鲜明对比。接着,诗人通过“负暄话馀年”描绘了暖阳下的闲适,表现了农村生活的宁静与简单。
然而,随着“自从备丁壮,及此常苦煎”的出现,诗人转而揭示了生活的苦涩。准备壮丁意味着家中劳动力的紧缺,带来的是对生活的压力与思考。最后一句“卒岁岂堪念,鹑衣著更穿”则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悲凉,预示着岁月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
整首诗在田园的宁静与生活的苦恼之间形成对比,展现了梅尧臣对农民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同情。诗中对自然的描绘与对人情的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农民在忙碌的田园生活中,既有对自然的向往和享受,又面临生活的艰辛与压力。反映了梅尧臣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对乡村生活的真切描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拊颈”反映了哪种情感?
A. 伤感
B. 思考
C. 开心
“鹑衣”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富裕
B. 贫困
C. 自由
诗的主题主要集中在什么方面?
A. 农民的辛勤与生活的苦恼
B.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