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3:27
原文展示
荆王翠羽衾中梦,
太尉销金帐里歌。
若以道人银色界,
虽无欢笑亦无魔。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梦境的场景,荆王在翠羽的被子里做梦,太尉则在金色的帐篷里歌唱。如果把这幻梦视作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虽然没有欢笑,也没有邪魔的干扰。
注释
- 荆王:指的是荆州的王,可能暗指某位历史或传说中的人物。
- 翠羽衾:翠色羽毛制成的被子,形容奢华与梦幻。
- 太尉:古代官职名,指掌管军事的高级官员。
- 销金帐:用金子制作的帐篷,象征富贵。
- 道人:道教修行者,指追求精神境界的人。
- 银色界:比喻一种超脱的精神境界。
- 欢笑与魔:欢笑象征着世俗的快乐,而魔则暗指邪恶与烦恼。
典故解析
- 荆王:可能源于《史记》中的荆王楚怀王,或许指代某种带有悲剧色彩的王者形象。
- 太尉:常常与权力和军事有关,诗中可能暗示一种权力的象征与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紫芝(生卒年不详),字惭愧,号紫芝,宋代诗人,性情洒脱,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冲突的时代,诗人常常借助梦境与幻象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与超脱之愿。
诗歌鉴赏
整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精神追求。开头的“荆王翠羽衾中梦”描绘了一个奢华而又宁静的梦境,暗示着权力与富贵的短暂与虚幻。接着“太尉销金帐里歌”,则映衬出另一种生活状态,体现了权力的狂欢与荣耀,但这种荣耀并不持久。后两句的“若以道人银色界,虽无欢笑亦无魔”则引导读者思考精神的超脱,强调即使缺乏世俗的欢笑,内心的宁静与安定是更为重要的。诗中通过对梦与现实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权力与精神自由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荆王翠羽衾中梦:描写荆王的梦境,奢华的被子象征着他的地位与财富。
- 太尉销金帐里歌:太尉在富丽堂皇的环境中歌唱,暗示权力的享受与放纵。
- 若以道人银色界:引入道教思想,认为人生应当追求超脱的境界。
- 虽无欢笑亦无魔:即使没有世俗的快乐,也没有烦恼的干扰,表达了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荆王”与“太尉”,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将梦境和精神境界进行隐喻,深刻体现内心追求。
- 象征:翠羽被子与金帐象征权力与富贵,而银色界象征超脱与宁静。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探讨了权力、富贵与内心宁静之间的关系,强调了追求精神自由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荆王:象征权力与奢华。
- 翠羽衾:象征梦境的宁静与美好。
- 太尉:象征权力的享受与悲剧。
- 银色界:象征追求的精神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荆王翠羽衾中梦”中的“荆王”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楚怀王
- b) 汉高祖
- c) 唐太宗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太尉”代表什么?
- a) 农民
- b) 军事高级官员
- c) 商人
答案:b)
-
“银色界”在诗中的象征意义是:
- a) 财富
- b) 精神超脱
- c) 现实生活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同样探讨了人生的享受与短暂,但更加强调酒宴的欢乐与豪情。
- 杜甫《月夜忆舍弟》:则侧重于对亲情的思念与生活的困境,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周紫芝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