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18: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18:10
《满江红(税官之扬州任)》
作者: 邵桂子 〔宋代〕
离却京华,到这里二千八百。穷醋大齐齐整,岂无贷揭。随地平章花与柳,为天评品风和月。只留得一管钝毛锥,一丸墨。初不是,丝绵帛。又不是,茶盐铁。更有苏州破砚,兔园旧册。一领征衣半尘土,两头蒻笠几风雪。问栏头直得几多钱,从头说。
离开了京城,来到这里已经二千八百里了。艰难困苦的生活中,难道就没有些许的宽慰吗?随处可见花柳争妍,仿佛在为天上风和月裁判。如今只剩下一个钝毛锥和一小块墨,初时不是丝绸和帛料,也不是茶盐和铁器,更有苏州的破砚和兔园的旧册。身上只穿着半旧的征衣,头上带着两顶蒿草帽,经历了多少风雪?问栏杆上到底能赚多少钱,从头开始说。
邵桂子,宋代诗人,生平鲜有记载,其作品多为抒发个人情怀及对社会的观察,风格自然、真挚。邵桂子的诗常常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以及个人对生活的感悟。
此诗创作于邵桂子担任税官期间,表现了他对乡土生活的深刻感受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压力和生活困境。
这首《满江红》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朴实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离开京华,来到扬州后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感受。开篇的“离却京华,到这里二千八百”,直接将读者带入到一个远离繁华的地方,体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思念与对官场生活的失望。
接着,诗人通过“穷醋大齐齐整,岂无贷揭”,表达了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似乎在质疑自己所处的环境是否还有希望。随后的“随地平章花与柳,为天评品风和月”,则展现了自然的景色与和谐的生活,似乎在呼唤一种内心的宁静。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具体列举了自己生活中的点滴,既有生活的必需品如“丝绵帛”,也有书写工具“钝毛锥”,通过对这些物件的描绘,展现出他身处的境地与内心的挣扎。最后一句“问栏头直得几多钱,从头说”,不仅是对生活现状的反思,也显示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苦楚。
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紧凑,既有对生活的描绘,也有对自我的反思,体现了邵桂子作为一位诗人的深刻思考与敏感情怀。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现状的感慨与无奈,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认识。诗人在苦难中依然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展现了他作为一位诗人的敏感与深邃。
诗中“离却京华”指的是什么地方?
A. 扬州
B. 京城
C. 苏州
D. 兔园
诗人用什么来形容自己生活的艰辛?
A. 花与柳
B. 钝毛锥
C. 破砚
D. 征衣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生活现状的无奈
C. 对官场的讽刺
D. 对知识的追求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