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2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29:26
满江红 自感
作者:胡凯似 〔清代〕
最是伤情,催人去马蹄车辙。
触目处纷来愁绪,云山万叠。
石咽泉呜幽涧底,树枯干卧斜阳侧。
问此行,何日赋归来,难预决。
计往事,浮云灭。
满怀恨,凭谁说。
听杜鹃枝上,声声啼血。
顾我堪嗟如去雁,思家不敢看明月。
把闲愁,勾却发狂歌,随圆缺。
这首诗表达了极为伤感的情绪,催促着人们离去的马蹄和车辙。眼前所见的景象引发了无尽的愁苦,仿佛云山重叠。幽涧底的泉水呜咽,夕阳斜照下的枯树横卧。问自己,此行何时才能返回,难以预料。回忆往事,如空中的浮云般消散。心中满怀的怨恨,又能与谁倾诉呢?听那杜鹃在枝头声声啼血。回首我如同远去的大雁,思乡之情让我不敢直视明月。把这些闲愁化作狂歌,随其圆缺而起伏。
胡凯似,清代诗人,擅长古体诗,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与对故乡的思念。
该诗创作于诗人经历了离别与思乡的情感时刻,反映了他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
这首《满江红 自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浓烈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伤感与孤独。开头几句直接点出“伤情”,引导读者进入一种愁苦的氛围。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云山万叠”、“石咽泉呜”等,不仅构建了一个凄凉的背景,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接着,诗人通过问句“何日赋归来”,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无奈,增强了情感的张力。
杜鹃的啼鸣在此处成为了诗人心情的直接反映,声声入耳,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痛苦。最后几句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如同“去雁”一般,思乡之情溢于言表,而“闲愁”、“狂歌”之间的对比,体现了他在愁苦与释放之间的挣扎。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深刻,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离别的伤感、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清代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中提到的“杜鹃”象征什么?
诗人问“何日赋归来”,表现出他对什么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浮云灭”意味着什么?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学习,不仅能够深入理解《满江红 自感》的情感和意象,也能提升自己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