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2:11
有赋为招隐,无文可送穷。
郢歌应寡和,齐瑟自难工。
好在南山雾,高眠北牖风。
此心奚所得,要与古人同。
我有诗作来招引隐居生活,却没有文采去送别穷困。
郢国的歌声应当少有人和,齐国的瑟琴自然难以演奏。
我喜欢在南山的雾气中,安静地在北窗下高高地睡眠。
我的心灵又能得到什么呢?只希望与古人同样的境界。
廖行之,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而著称,常常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思考。他的诗风格简洁而富有哲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们的内心追求。
此诗写于作者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思考之际,背景中可能夹杂着当时社会的不安定和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渴望。诗人通过对古人境界的追求,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全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开头两句“有赋为招隐,无文可送穷”,即表明诗人的无奈与困境,虽然有诗作却不能真正表达心中所想。接下来的“郢歌应寡和,齐瑟自难工”,体现了诗人对当时音乐文化的感慨,表达了对高雅艺术的敬仰与自身才华的自谦。
“好在南山雾,高眠北牖风”,这一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向往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在。最后一句“此心奚所得,要与古人同”,更是将诗人的情感升华,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生活的向往与对自身境界的反思。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展现了诗人对文人的自我期待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困境的感慨,表达了对古代圣贤境界的追求,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渴望,传达出一种清新而悠远的情感基调。
诗人希望与谁的境界相同?
A. 现代人
B. 古人
C. 朋友
诗中提到的“齐瑟”象征什么?
A. 自然
B. 高雅音乐
C. 诗作
诗人在南山中做什么?
A. 读书
B. 高眠
C. 作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