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挽黄承事三首

《挽黄承事三首》

时间: 2025-05-07 23:25:32

诗句

不用籯金侈厚藏,无烦农囿富耕桑。

一经父子韦编训,余庆阶庭玉树芳。

道义固堪绵有后,功名浑把付诸郎。

他年窦桂诜诜报,当信於今种德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25:32

原文展示:

挽黄承事三首
作者: 廖行之 〔宋代〕

不用籯金侈厚藏,无烦农囿富耕桑。
一经父子韦编训,余庆阶庭玉树芳。
道义固堪绵有后,功名浑把付诸郎。
他年窦桂诜诜报,当信於今种德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黄承事的挽歌,蕴含着对其为人和理想的感慨。诗人指出,不必积累金银财宝,也不需要忧虑农田的富饶与否。父子之间的教导和传承是最为重要的,正如古人所说的韦编三绝,只有这样,才能在后世留下美好的名声和德行。义理能够绵延不绝,功名则应当寄托于儿子身上。未来若有回报,必定是因今时所播下的德行之花。

注释:

  • 籯金:即金银财宝,此处指富贵的财富。
  • 农囿:农田和园圃,表示耕种和收获。
  • 韦编:指《论语》之类的经典书籍,因古人用韦编所制,形容书籍的珍贵和学习的勤奋。
  • 余庆:后代的荣光和荣耀。
  • 窦桂:指窦桂的事迹,窦桂为古代名士,表明后代的回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廖行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作多以抒情和咏志为主,常常寓意深远,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挽黄承事三首》是廖行之为悼念黄承事而作,反映了对友人的追思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宋代,社会动荡与士人理想的冲突,使得许多诗人开始关注道义与传承。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和深刻的道理展现了人生态度与价值观。诗人从不追求物质的富有入手,强调了教育与德行的重要性。在“父子韦编训”中,诗人提到的韦编象征着知识的传承,表明教育是对未来最好的投资。诗中潜藏着对黄承事的深情厚谊,同时也反映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的结构紧凑,每句都蕴含哲理,利用对比手法加深了主题的深度。前半部分讲述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后半部分则展望未来的德行与回报,形成了时间上的呼应。全诗在情感上层次分明,既有对友人的怀念,也有对后世的期许,构成了一幅情感丰富的画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用籯金侈厚藏:强调不必追求物质财富的积累,反映了简朴的生活态度。
  • 无烦农囿富耕桑:说明不必忧虑农田的富饶,传达出一种超脱的生活哲学。
  • 一经父子韦编训:提到父子之间的教育传承,强调知识的重要性。
  • 余庆阶庭玉树芳:指后代的荣光与美好,寓意深远。
  • 道义固堪绵有后:道德与义理能够传承下去。
  • 功名浑把付诸郎:将功名寄托于后代,表达了对子孙的期望。
  • 他年窦桂诜诜报:未来的回报与德行的关系,强调今时的努力。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层次感。例如,通过对比物质与精神之间的轻重关系,突出了教育与德行的价值。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教育与道德的重要性,倡导以德行为重,而非追求物质的富有,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认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银:象征物质财富。
  • 农田:象征劳动与收获。
  • 韦编:象征知识与教育。
  • 玉树:象征美好与高贵的品德。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承载了物质与精神的对比,也传递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与对友人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韦编”指的是什么? A. 财富 B. 教育 C. 农田
    答案: B

  2. 诗人的态度是对财富的追求还是对德行的重视? A. 财富 B. 德行
    答案: B

  3. 诗中提到的“他年窦桂诜诜报”意指什么? A. 未来的回报 B. 现在的努力
    答案: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情感。
  • 《登高》(杜甫):体现对人生与理想的思考。

诗词对比:

对比《静夜思》的思乡情怀与《挽黄承事三首》的教育传承,前者侧重个人情感的抒发,后者则强调道义与未来的希望,展示了不同的诗歌主题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杂诗 咏史诗 公燕诗 为潘文则作思亲诗 赠杨德祖 赠文叔良 赠士孙文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远想 撺哄鸟乱 尢字旁的字 支字旁的字 名不虚行 贝字旁的字 包含疲的词语有哪些 剚腹 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漏下 无伤大体 尣字旁的字 生拉硬扯 应对如响 首字旁的字 妍妩 包含貀的词语有哪些 静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