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张彦辅赴阙

《送张彦辅赴阙》

时间: 2025-05-05 23:33:35

诗句

执手何草草,送君千里道。

君行入脩门,披胆谒至尊。

问君此去谈何事,袖有谏书三万字。

明堂封禅不要论,智名勇功非所敦。

愿言中兴圣天子,脩政攘夷从此始。

深仁大义天与通,农桑万里长春风。

朝纲清夷军律举,边屯不惊卧哮虎。

一朝决策向中原,著鞭宁许他人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33:35

原文展示

送张彦辅赴阙
执手何草草,送君千里道。
君行入脩门,披胆谒至尊。
问君此去谈何事,袖有谏书三万字。
明堂封禅不要论,智名勇功非所敦。
愿言中兴圣天子,脩政攘夷从此始。
深仁大义天与通,农桑万里长春风。
朝纲清夷军律举,边屯不惊卧哮虎。
一朝决策向中原,著鞭宁许他人先。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握着手,依依不舍地送你,千里之路漫漫。
你走进了皇宫,披上勇气去拜见至尊。
问你此行是为何事,袖中藏有三万字的谏书。
关于明堂封禅的事就不必提了,智慧、名望和勇功并不是我所追求的。
我希望能够中兴圣明的天子,从此开始修政、抵御外敌。
仁义与天意相通,农业和桑蚕在万里长空中迎来春风。
朝政清明,军律整肃,边疆安宁如卧虎般静默。
一旦有决策朝中原方向而去,驾鞭时绝不许他人先行。

注释

字词注释:

  • 草草:匆忙、急促的样子。
  • 脩门:指皇宫的门。
  • 披胆:披上勇气,表示勇敢。
  • 谏书:对君主的劝谏书信。
  • 中兴:复兴、重振。
  • 农桑:指农业与桑蚕,象征着百姓的生计和国家的富强。

典故解析:

  • 明堂封禅:古代帝王举行的祭天仪式,象征国家的兴盛与安定。
  • 卧哮虎:比喻边疆安静,和平安宁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熹(1130年-1200年),字仲明,号晦庵,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诗人和教育家。他的哲学思想深远影响了后世,尤其是对儒学的阐发。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朱熹送别朋友张彦辅赴京任职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国家前途的关切。诗中流露出对政治理想和国家未来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情感真挚,结构严谨。开篇用“执手何草草,送君千里道”引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接着,朱熹以问答的形式深入探讨张彦辅此次赴京的意义,强调了政治理想与责任。诗中提到的“三万字谏书”不仅是对君主的忠告,更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朱熹在诗中不止一次提到“中兴圣天子”,显示了他渴望国家强盛、政治清明的愿望。他的理想中,仁义与天意相通,国家能够实现富强与安宁。最后,诗人以“著鞭宁许他人先”结束,体现了他对友人前程的鼓励与期待,充满了激昂的斗志。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不仅展现了朱熹深厚的文化素养,也反映了他对政治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执手何草草:握手的时间短促,表现出惜别之情。
  • 送君千里道:为朋友送行,意指即使路途遥远,仍然愿意相送。
  • 君行入脩门:指友人走进了皇宫,象征着走向新的职责。
  • 披胆谒至尊:勇敢地去拜见皇帝,暗示着对国家的忠诚。
  • 问君此去谈何事:询问友人赴京的目的。
  • 袖有谏书三万字:隐喻着友人携带的劝谏书信,体现出政治责任。
  • 明堂封禅不要论:对古代祭天之事不屑一顾,强调实际政治。
  • 智名勇功非所敦:不追求个人的名声与功绩。
  • 愿言中兴圣天子:希望能帮助恢复明主。
  • 脩政攘夷从此始:修正政治,抵御外敌,从此开始。
  • 深仁大义天与通:提到仁义与天意的共鸣。
  • 农桑万里长春风:寓意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强。
  • 朝纲清夷军律举:描述朝政清明,军队有秩序。
  • 边屯不惊卧哮虎:比喻边疆安宁,和平状态。
  • 一朝决策向中原:一旦有决策,行动果断。
  • 著鞭宁许他人先:强调对友人的支持与期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明堂封禅”与“智名勇功”,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如“卧哮虎”形象生动,传达了边疆的安宁状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关注和对朋友的美好祝愿,强调仁义、政治清明的重要性,展现了作者的理想主义情怀与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草:代表急促的离别。
  • 脩门:象征权力与地位。
  • 谏书:代表忠诚与责任。
  • 明堂封禅:象征国家的祭祀与兴盛。
  • 长春风: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袖有谏书三万字”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个人的抱怨
    • B. 对国家的忠告
    • C. 对友人的祝福
  2. “明堂封禅”在诗中有何象征意义?

    • A. 个人名利
    • B. 国家祭祀与兴盛
    • C. 个人情感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 A. 伤感
    • B. 激昂
    • C. 迷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朱熹的《送张彦辅赴阙》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前者更关注政治理想与责任,后者则强调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朱熹诗文选》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泉州孝忠光禅师 宫词四首 宫词四首 宫词四首 宫词四首 访庆老不值 藏六庵 宝林寺 白莲庵 玉楼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蹿劲 豆字旁的字 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心字底的字 五殖 神怒人怨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韦字旁的字 桴炭 战无不胜 选场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道路指目 衣裳楚楚 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