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0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3:09
原文展示:
小草有远志,大樗可长年。山林自相许,风雨堪独眠。稍须三径资,莫问五湖船。从今坐右铭,可刻招隐篇。
白话文翻译:
小草虽小却有远大的志向,大樗树则能够长年生长。山林之间自有其相互归属,风雨中我也能独自在床上安然入眠。只需三径的资助,不必去问五湖的船只。从今往后,这些话可以作为我的座右铭,可以刻上《招隐篇》。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淹,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因其作品传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不屑,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淹感慨离别之际,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涯的无奈。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求。
诗歌鉴赏:
王淹的这首诗以小草和大樗树为引子,展现了他对志向的追求与对生命价值的思考。诗中“小草有远志,大樗可长年”一句,意在表明不论身处何种环境,若有志向,便能成就非凡。接着,诗人通过描绘山林间的宁静和风雨中的独眠,引发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内心的宁静与自在。在“稍须三径资,莫问五湖船”中,诗人暗示只需简单的生活条件,便可享受心灵的自由,似乎在说与其追求物质的繁华,不如追求心灵的宁静。最后,诗人以“可刻招隐篇”作为总结,宣告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坚定选择。整首诗气韵悠长,意象生动,展现了王淹深邃的哲思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王淹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淡漠,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我内心的追求,反映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招隐篇》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官场的繁华
B) 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家庭的温暖
D) 对朋友的思念
诗中提到的“小草”象征什么?
A) 自由
B) 志向
C) 繁华
D) 归隐
诗中的“大樗”主要是用来比喻什么?
A) 生命的长久
B) 富贵的生活
C) 行走的旅程
D) 沉重的负担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淹的《吾兄文夫宦游天台余将官于江左不胜感离之情用韦苏州那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为韵作十诗以寄 其十》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均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淹更加强调个体的内心感受,而陶渊明则通过对理想生活的描绘,表现出对世俗的拒绝与逃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