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严陵道上杂咏 其四

《严陵道上杂咏 其四》

时间: 2025-04-26 21:40:26

诗句

石坛千尺薜萝古,沙径百盘苔藓香。

不是先生求矫世,懒将日月趁人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0:26

原文展示:

石坛千尺薜萝古,沙径百盘苔藓香。
不是先生求矫世,懒将日月趁人忙。

白话文翻译:

在千尺高的石坛上,古老的薜萝缠绕着;沙路上,百盘苔藓散发着香气。
这不是像先生那样想要改变世俗的志向,懒得去追逐日月的忙碌。

注释:

  • 石坛:石制的高台,象征着古老和自然。
  • 薜萝:一种藤本植物,常附生于树木或石头上,寓意生命的生生不息。
  • 沙径:沙石铺成的小路,象征宁静和自然。
  • 苔藓:生长在阴湿环境中的植物,代表清新和生命力。
  • 不是先生:这里的“先生”可能指代儒生或志士,意指追求功名或社会地位的人。
  • 矫世:改变世俗,表达对世俗价值的反感。
  • 懒将:不愿意去追逐或赶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约1070-1130)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人称道。洪咨夔的诗常反映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淡泊。

创作背景:

《严陵道上杂咏》是洪咨夔在游历过程中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淡漠。在宋代,士人多追求功名利禄,而洪咨夔则选择了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反映出他对社会风气的独特看法。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洪咨夔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自然景观:千尺的石坛和古老的薜萝,展现出一种宏伟而古老的自然气息;而沙路和苔藓的香气则营造出一种柔和、静谧的氛围。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壮丽与细腻,也传递了诗人心灵的宁静与安详。

后两句则揭示了诗人的哲学观:他不愿意像世俗的士人那样追逐名利和权位,而是选择一种悠闲自得、随性而活的生活态度。这种对世俗价值的反叛和对内心自由的追求,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既反映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也引发读者对生活意义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石坛千尺薜萝古:描绘高大石坛的古老与薜萝的生机,传达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2. 沙径百盘苔藓香:细致地描绘沙路和苔藓的美,展现了自然的精致与宁静。
  3. 不是先生求矫世:对比世俗士人的追逐,强调诗人对名利的冷漠。
  4. 懒将日月趁人忙:表达诗人对时间和世俗纷扰的无所谓,反映出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对仗:诗的前两句通过“石坛”和“沙径”,“薜萝”和“苔藓”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的心境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反映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漠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坛:象征稳固与历史,承载着岁月的沉淀。
  • 薜萝:代表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生机。
  • 沙径:象征人生的旅途,曲折而宁静。
  • 苔藓:象征微小而美好的事物,提醒人们关注细节与内心的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石坛”象征什么? A. 名利
    B. 稳固与历史
    C. 纷扰的生活
    D. 追求的理想

  2. “懒将日月趁人忙”中“日月”指代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名利的追逐
    C. 自然的变化
    D. 人生的目标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词对比:

  • 《严陵道上杂咏》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更侧重于对静谧山水的描绘,而洪咨夔则在自然中融入了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访吴中朋友) 醉花阴(孙守席上次会宗韵) 点绛唇·何处君家 欲入山访参寥预令探梅 送徐天隐判官 八节长欢(登高词) 次韵王宣义见过夜饮四绝 沁园春 育阇黎房见秋兰有花作 某获造司空府得至便座见文禽五六夷犹曲池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巳字旁的字 打里打外 尢字旁的字 虚文缛礼 包含峯的词语有哪些 犬字旁的字 包含偿的词语有哪些 昕夕 左支右吾 升扬 狐奔鼠窜 山字旁的字 降人以心 走字旁的字 猪獾 省油灯 床上安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