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西庵晚步

《西庵晚步》

时间: 2025-07-27 21:41:39

诗句

荷披菰折似秋严,茀草丛中菊露尖。

只有木犀荒不得,媻跚勃窣上亭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1:41:39

原文展示:

荷披菰折似秋严,茀草丛中菊露尖。
只有木犀荒不得,媻跚勃窣上亭檐。

白话文翻译:

荷叶披散,菰米的茎折断了,仿佛是秋天的严寒;
在繁茂的草丛中,菊花的露珠尖尖地垂下。
唯独木犀花在荒凉的地方无法生长,
我缓缓地走在亭子的屋檐下,心情沉重。

注释:

  • :荷花,生长于水中的植物。
  • :一种水生植物,通常生长在湖泊中。
  • 茀草:一种生长在湿地的草,通常指湿地的草丛。
  • 木犀:一种芳香的植物,常用于制作香料。
  • 媻跚:缓慢而稳重地走。
  • 勃窣:形容声音或动作的轻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洪咨夔(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晚秋时节,作者在西庵散步时,感受到自然的萧瑟与内心的孤独。诗中描绘的场景与情感交融,反映了诗人在生活中的沉思与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受以及内心的孤独。诗的开头以“荷披菰折似秋严”引出秋天的意象,荷花与菰米的景象,暗示了季节的转变。接着,诗人用“茀草丛中菊露尖”描绘了秋天的生机,尽管环境趋于萧条,菊花依然在露珠的映衬下显得清新而娇嫩,展现出一种坚韧的生命力。

然而,作者又提到“只有木犀荒不得”,表达了对木犀花的惋惜,象征着某种情感的缺失与孤独。最后一句“媻跚勃窣上亭檐”则描绘了诗人缓慢而沉重的步伐,暗示了他内心的忧伤与无奈。这种对比的手法,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深刻,既有自然的美,又有内心的忧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荷披菰折似秋严”:荷叶的披散与菰米的折断,暗示了秋天的到来,带有一丝寒意。
  2. “茀草丛中菊露尖”:菊花的露珠在草丛中显得清新,象征着秋天的生命力与美好。
  3. “只有木犀荒不得”:木犀花在荒凉的环境中无法生长,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惋惜。
  4. “媻跚勃窣上亭檐”:缓慢的脚步声在亭檐下回响,映衬出诗人的沉重心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荷叶与秋严相提并论,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秋季的气息。
  • 对仗:如“茀草丛中菊露尖”,形成和谐的音律。
  • 拟人:通过描写植物的状态,赋予它们情感,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孤独的感慨,展现了深沉的情感与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纯洁与美好。
  2. :代表秋天的变化与生命的顽强。
  3. :常用来象征坚韧与高洁。
  4. 木犀:象征着失落与孤独。
  5. 亭檐:代表着思考与沉淀的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木犀”花象征着什么?

    • A. 美好
    • B. 孤独
    • C. 繁荣
  2.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与惋惜
    • C. 愤怒
  3. 诗中的“菊露尖”是如何表现的?

    • A. 生命的坚韧
    • B. 生命的脆弱
    • C. 生命的消逝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代:杜甫《月夜忆舍弟》
  • 宋代: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对比,洪咨夔的《西庵晚步》同样表达了孤独与思考的情感,但前者更侧重于亲情的思念,后者则更多体现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感悟。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象来反映内心的情感,但表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高阳台·为苏庵主人题素心室诗词书画 高阳台·和钱子彰见赠韵 高阳台 1950年除夕台北 高阳台 送沈湘佩入都 高阳台 寄题扫叶楼 高阳台 浮东郊废园池荷 高阳台 闻抱珠二妹将北上,赋诗赠之,意犹未尽,复填此解。 高阳台 江亭感旧 高阳台 西湖感旧 高阳台 与成昌丈梦渠兄景山茗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脱漏 满山满谷 香字旁的字 胸中柴棘 包含镊的词语有哪些 王字旁的字 艸字旁的字 门对 犯结尾的成语 七窍生烟 歺字旁的字 水底捞针 隹字旁的字 进事 疏财尚气 上尉的女儿 赞叹不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