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又次韵 其二

《又次韵 其二》

时间: 2025-05-01 01:55:10

诗句

健笔如椽不辍麾,瘦生端复减腰围。

昔人句法今谁在,当代文雄似子稀。

光焰故应侵斗去,葩华直欲挽春归。

炉香一瓣真消得,拟向君家觅锦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5:10

诗词名称: 又次韵 其二

作者: 史浩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健笔如椽不辍麾,瘦生端复减腰围。
昔人句法今谁在,当代文雄似子稀。
光焰故应侵斗去,葩华直欲挽春归。
炉香一瓣真消得,拟向君家觅锦机。

白话文翻译:

我写字的功力如同大笔挥舞,笔不停歇;
可是由于瘦弱的身体,我的腰围却又瘦了下来。
古人写作的风范如今何人继承?
当代文人中优秀的人竟然如此稀少。
我那光辉的才华本该冲天而去,
而如今却只想把美好的春天挽留。
炉上的香料一瓣一瓣地散去,
我打算去你家寻找缝织的机缘。

注释:

  • 健笔如椽:形容写作的才能极其出色。
  • 瘦生:指身体瘦弱的人。
  • 昔人:指古代的人。
  • 文雄:指才华出众的文人。
  • 光焰:指才华或名声的光辉。
  • 葩华:美丽的花朵,象征美好或春天。
  • 炉香:指香炉中的香料,象征诗人对艺术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浩(生卒年不详),字子美,号曼生,宋代诗人,曾任官职,致力于文学创作。他的诗风清新自然,风格多样,尤其擅长描写生活中的细腻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文人群体面临传统与现代的交替时期,诗人感慨个人的才华与时代的差距,反映了对古人文采的怀念以及对当代文人的失望。

诗歌鉴赏:

《又次韵 其二》是一首抒发作者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以及对当代文人水平的忧虑的诗作。开篇以“健笔如椽”自我激励,展现出作者的才华和对创作的坚持,表达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然而,随即的“瘦生端复减腰围”,则暗示了身体的虚弱与精神的矛盾,体现出一种无奈之感。

接下来的两句“昔人句法今谁在,当代文雄似子稀”,表现了作者对古代文学的怀念与对当代文人稀缺的感慨,反映出一种对文化传承的焦虑。诗中提到“光焰故应侵斗去”,展现了作者渴望自己的才华能够冲天而起,然而“葩华直欲挽春归”却透出一种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

最后两句则表明了作者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其“炉香一瓣真消得”暗示着岁月的流逝,诗人希望在朋友的帮助下,继续追寻文学的梦想。

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矛盾的美感,既有对自我才华的肯定,也有对时代的无奈,既有对古人的怀念,也有对现代文人的失落,构成了一幅复杂而细腻的情感画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健笔如椽不辍麾:作者自夸写作能力,形象如同大笔挥舞,不曾停歇。
  2. 瘦生端复减腰围:身体瘦弱,隐含对健康的关切与无奈。
  3. 昔人句法今谁在:追忆古代的文人风范,感叹当今难以见到。
  4. 当代文雄似子稀:感叹当代优秀的文人稀少,表达失落感。
  5. 光焰故应侵斗去:期望自己的才华如光焰般灿烂,冲天而起。
  6. 葩华直欲挽春归:渴望留住美好的时光,反映出对往昔的留恋。
  7. 炉香一瓣真消得:香炉中的香料慢慢散去,象征时间的流逝。
  8. 拟向君家觅锦机:希望能在友人处找到创作的灵感和机会。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健笔如椽”将写作才能比作大笔,形象而生动。
  • 对仗:整首诗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个人才华的自信与时代变迁的失落,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学的怀念与对当代文人稀缺的惋惜,展现了对文化传承的忧虑与对创作的执着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健笔:象征才华与文学创作的能力。
  • 瘦生:暗示身体健康的脆弱。
  • 光焰:象征才华与名声的辉煌。
  • 葩华:象征美好与春天的生机。
  • 炉香:象征艺术追求与岁月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健笔如椽”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 A. 身体健康
    • B. 写作才能
    • C. 生活富裕
    • D. 友谊深厚
  2. 诗人对当代文人的看法是?

    • A. 非常赞赏
    • B. 感到失落
    • C. 无所谓
    • D. 不屑一顾
  3. “炉香一瓣真消得”中的“炉香”象征什么?

    • A. 美食
    • B. 文采
    • C. 时间流逝
    • D. 友谊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苏轼《题西林壁》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但更侧重于国家的兴衰。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在怀念与感伤中,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主题更为积极。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兰城阴雨 苏澳连舶 噶玛兰署佛桑花 玉山积雪 小停云春初寄兴 寄友人 赞贾逵诗 大涤洞天留题 秋柳 磻溪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风餐水宿 不知疼痒 定化 赤字旁的字 带开头的成语 山字旁的字 西昆体 如饥似渴 卤字旁的字 看碧成朱 察今知古 唾开头的成语 裂结尾的成语 鼎字旁的字 译通 辕期 食不糊口 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