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38: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8:00
老厌纷纷懒入城,长亭小市近清明。
陇头下漏初芸草,陌上吹箫正卖饧。
多病更知生是赘,九原那恨死无名。
但馀一事犹关念,万里唐安阙寄声。
我已厌倦了纷扰的城市生活,长亭和小市在清明时节近在咫尺。
山头初生的草儿在雨中滴落,街头吹箫的人正卖着糖。
身患多病,更加明白生活是多么累赘,死于九原之地何必在意名声。
但还有一件事让我惦念,那就是万里之外的唐安阙寄去问候。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志士。他生于南宋初期,经历了宋金对立时期,作品多反映民族情感和个人遭遇,风格深沉而感人。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陆游晚年,时值南宋政局动荡、国力衰弱,诗人身心俱疲,在生活的琐事中感受到生存的无奈与沉重,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故国的关心。
《春感》是一首表现陆游晚年心境的诗作,反映了他对生活的厌倦与对故国的思念。开篇“老厌纷纷懒入城”中,诗人用“老”字传达了身心的疲惫,表明自己已对城市的喧嚣感到厌烦,选择远离纷扰,向往宁静的乡村生活。随着清明时节的临近,诗人描绘了“长亭小市”的场景,温暖的春风和初生的草儿将他从烦躁中唤醒。
“多病更知生是赘,九原那恨死无名”一联,诗人直面自己的身体虚弱,感慨生命的脆弱与无常。通过对比死与生,表达了在生存的无奈中,对死亡的淡然态度。而“万里唐安阙寄声”则是对故国的深情牵挂,尽管身处异乡,陆游依旧心系唐朝的繁华与安宁。
整首诗在清新的春景中透出一股无奈与感伤,展现了陆游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其情感深沉而细腻,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在艰难岁月中对生命与死亡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老厌”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受?
“九原”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人对故国的情感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的诗作常常透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陆游在《春感》中更显出对故乡的思念,而杜甫在《春望》中则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均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故国的关切,但陆游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流露,而杜甫则多关注社会现实的悲剧。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