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9:3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9:34:13
嗟予留滞行当归,
秋雨夜寒闻捣衣。
短檠明灭泪眼暗,
谁令不寐心如飞。
唉,我滞留在此,正当归去的时节,
秋雨连绵,夜里寒意袭来,听得见捣衣声。
烛光摇曳,泪眼模糊,无法看清,
是谁让我的心如飞鸟般难以入睡。
此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秋雨”与“捣衣”常用来象征思乡和孤独的情感,古人常在这个季节表达离别之苦和对故乡的思念。
作者介绍:王之道,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浓郁的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风格清新而婉约。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秋雨时节,诗人因故滞留而思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秋季的阴雨使得诗人情绪更加沉重,烛光下的泪眼更凸显了内心的苦闷。
王之道的《次韵赵积中慈湖即事》是一首表达思乡与孤独情感的诗作。诗的开头“嗟予留滞行当归”,便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和因滞留而生的惆怅。接下来的“秋雨夜寒闻捣衣”则通过描绘秋雨和捣衣声,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在“短檠明灭泪眼暗”一句中,短小的烛光摇曳不定,映照着诗人泪眼朦胧的情景,既是一种视觉的描写,也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动荡与痛苦。“谁令不寐心如飞”是全诗的高潮,诗人以“心如飞”形容思绪的纷乱,表达了因思乡而难以入睡的苦恼。这种情感的真实与细腻,使得整首诗极具感染力。
整首诗通过对秋雨、夜寒、烛光、泪眼等意象的运用,构建了一个孤独而感伤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挣扎与对故乡的思念,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画面感,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在外游子孤独的心情。诗人在秋雨夜的寒冷中,因思乡而难以入眠,深刻揭示了游子在异乡的无奈与苦闷。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嗟予留滞”的意思是什么?
A. 感叹自己停留不前
B. 表达对未来的期待
C. 说明归家的时间
“秋雨夜寒闻捣衣”中,捣衣声代表了什么?
A. 乡村的宁静
B. 思乡之情
C. 夜晚的寂静
诗人无法入睡的原因是什么?
A. 饥饿
B. 伤心思乡
C. 疲惫
答案:1. A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之道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达了思乡之情,但王之道更侧重于孤独的情感,而李白则通过月光来引发思乡的情感,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