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5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51:46
绕屋青桐碧玉椽,坐来岩石起云烟。
过门竟日奔驰者,应羡山僧去道边。
围绕着房屋的青桐树和翠绿的瓦片,坐在岩石上升起的云烟。
经过门口整日奔波的人,应该羡慕那位山中的僧人走在道边。
本诗并无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提到的“山僧”反映了道教和佛教文化中对隐逸生活的推崇,强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作者介绍:王之道,宋代诗人,作品多涉及隐逸、山水,风格清新脱俗,追求自然与心灵的融合。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一种对世俗繁忙生活的反思,体现出诗人对宁静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对比隐逸生活与世俗奔波,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以青桐和碧玉椽描绘出一幅清新幽静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超脱的氛围。接下来的“云烟”则进一步增强了这种意境,仿佛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安宁。最后两句通过“奔驰者”与“山僧”的对比,突出了人们在繁忙生活中失去的宁静与自在,暗示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以清新脱俗的笔调,反映出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羡慕和对世俗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传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忙的反思,表现了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桐”象征什么?
A. 繁忙
B. 高洁
C. 贫穷
答案:B
诗中“奔驰者”指的是:
A. 忙碌的人
B. 山中僧人
C. 诗人自己
答案:A
本诗主要表达了对何种生活的向往?
A. 世俗生活
B. 隐逸生活
C. 旅行生活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与王之道的《赠桐林老僧》在主题上均表现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作品更侧重于山水的描绘,而王之道则更多地探讨了隐逸与世俗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