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隔浦莲近/隔浦莲近拍

《隔浦莲近/隔浦莲近拍》

时间: 2025-04-30 15:46:04

诗句

榴花依旧照眼。

愁褪红丝腕。

梦绕烟江路,汀菰绿薰风晚。

年少惊送远。

吴蚕老、恨绪萦抽茧。

旅情懒。

扁舟系处,青帘浊酒须换。

一番重午,旋买香蒲浮盏。

新月湖光荡素练。

人散。

红衣香在南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6:04

隔浦莲近 / 隔浦莲近拍

作者: 吴文英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榴花依旧照眼。愁褪红丝腕。梦绕烟江路,汀菰绿薰风晚。年少惊送远。吴蚕老恨绪萦抽茧。旅情懒。扁舟系处,青帘浊酒须换。一番重午,旋买香蒲浮盏。新月湖光荡素练。人散。红衣香在南岸。


白话文翻译:

榴花依然照眼,愁绪如红丝腕般淡去。梦中总是缠绕着那条烟雾弥漫的江路,岸边的菰草在晚风中轻轻摇曳。年少时对远行的惊慌,现在已变得懒散。在吴地的蚕茧老了,恨意在心中萦绕。旅途的情怀也显得懒惰。扁舟停在那儿,青色的帘子遮住了浊酒,得换一壶。又到重午节,准备买香蒲来漂浮在酒盏上。新月的湖光荡漾如素练,游人散去,南岸的红衣香依旧芬芳。


注释:

  • 榴花: 指石榴花,常用作美好、艳丽的象征。
  • 愁褪: 愁苦渐渐消退。
  • 梦绕: 梦境中不断回旋的意象。
  • 汀菰: 汀,指水边的沙洲;菰,水生植物,意指水边的风景。
  • 吴蚕: 吴地的蚕,象征着乡愁。
  • 重午: 指端午节。
  • 香蒲: 一种水生植物,常与清香相关。

典故解析:

  • 吴蚕: 吴地以养蚕著称,此处用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重午: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表现出节日的氛围和期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文英,字文英,号梅溪,宋代词人,擅长写词,风格细腻、情感丰富,常融入个人生活体验。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吴文英在旅途中,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境遇的反思。


诗歌鉴赏:

《隔浦莲近》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开篇的“榴花依旧照眼”,不仅勾勒出美丽的景色,更蕴含着对往日时光的怀念。随着词句的深入,愁绪逐渐浮现,表现出一种心境上的变化,从最初的美丽景象到愁苦的情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词中多次提到江水、菰草、扁舟等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烟雨朦胧之感的水乡画卷。这些意象不仅美化了诗的意境,也强化了对故乡的依恋。“旅情懒”一语,透露出诗人在外旅途中的疲惫与无奈,仿佛想要逃避现实的纷扰,回归宁静的故乡。

最终,诗人在重午节的场景下,重新审视自我与生活,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而那南岸的“红衣香”则是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珍惜,给全篇带来了一丝温暖与希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榴花依旧照眼”:描写了春天的美丽,象征着青春的活力。
    • “愁褪红丝腕”:愁苦减轻,似乎在暗示对往事的释怀。
    • “梦绕烟江路”:梦境中的江水之路,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 “汀菰绿薰风晚”:描绘了宁静的晚景,展现出自然之美。
    • “年少惊送远”:年少时对离别的恐惧,反映了成长的烦恼。
    • “吴蚕老恨绪萦抽茧”:乡愁的情绪难以摆脱,表现了对故乡的深情。
    • “旅情懒”:旅途的疲惫与无奈,流露出对生活的感叹。
  • 修辞手法:

    • 比喻: “新月湖光荡素练”,将湖水比作素练,形象生动。
    • 拟人: “愁褪红丝腕”,将愁苦赋予了人的特征。
    • 对仗: “扁舟系处,青帘浊酒须换”,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基调既有忧伤又蕴含希望。


意象分析:

  • 榴花: 象征青春与美丽。
  • 烟江: 代表梦境与思念的地方。
  • 汀菰: 自然与环境的象征,表达宁静之美。
  • 重午: 节日的象征,带有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吴蚕”代表什么?
    A. 乡愁
    B. 财富
    C. 朋友

  2. “新月湖光荡素练”中的“素练”比喻什么?
    A. 湖水的清澈
    B. 生活的艰难
    C. 梦境的美好

  3.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快乐
    B. 忧伤与思念
    C. 愤怒

答案: 1.A,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更漏子》

诗词对比:

  • 吴文英的《隔浦莲近》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但吴文英更注重自然意象的描绘,而李清照则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与直接。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词鉴赏辞典》
  • 《古代诗词选读》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别 斗斋 初抵富沙二首 贺赵法曹 矮斋杂咏二十首·春思 训小童 田家 其四 归钓吟 寄江子岗 阅明妃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山吃海喝 黹字旁的字 力字旁的字 急吏缓民 淖湴 义不屈节 提手旁的字 知道 互相残杀 龝字旁的字 卖俏迎奸 皱面还丹 族癳 生字旁的字 微理 包含惹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