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4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41:22
过莫丈方伯园再过伯子云卿园作
作者:王世贞 【明代】
别分仁诲第,自起辟疆园。
窈窕藏春癖,萦纡选胜繁。
倒池深柳色,微雨逗禽言。
梓泽真堪号,潘诗许再论。
地应占宅相,书可胜家尊。
看竹知无忤,王郎好弟昆。
在仁诲的住宅告别后,我自己开辟了这片园地。
春天的爱好在这里幽深而隐秘,缠绕着我选择的美景。
倒影池中,深绿的柳色映入水面,微雨中,鸟儿在轻声细语。
梓泽的美景实在值得称赞,潘江的诗作还可以再讨论。
地理应该讲究宅相,书籍的价值可以超越家族的尊贵。
看竹子就能知道不会有忤逆,王郎的弟弟和昆仲都很出色。
王世贞,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生于1567年,卒于1644年。他是明末清初重要的文人之一,以其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独特的个性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自然、人生与社会,常常在诗中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作于王世贞游历于方伯和伯子云卿的园林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哲学的思考。在诗中,王世贞通过描绘园林美景,抒发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王世贞的《过莫丈方伯园再过伯子云卿园作》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和哲理思考的诗作。全诗以园林为背景,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池塘的倒影以及微雨中的鸟鸣,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细腻的观察。诗中“窈窕藏春癖”一句,既体现了春天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情感,令人感受到一种温柔的春意。
另外,诗中提到“地应占宅相,书可胜家尊”,表达了对风水和文化的重视,强调了自然与人文的关系。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最后一句“看竹知无忤,王郎好弟昆”,则暗示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理解,竹子的直立与坚韧象征着品德的高尚。
整首诗构思精巧,情感真挚,既有自然的美感,又有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王世贞作为明代诗人的独特风格和艺术成就。
别分仁诲第,自起辟疆园。
离开仁德的教诲,自己开辟了这片园地。这里表达了诗人在独立思考和追求自由的心态。
窈窕藏春癖,萦纡选胜繁。
优雅的春天爱好隐藏其中,缠绕着我选择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细致的观察。
倒池深柳色,微雨逗禽言。
池塘的倒影映出深绿色的柳树,微雨中鸟儿在轻声细语。描绘了园中细腻的自然景象,充满生机与灵动。
梓泽真堪号,潘诗许再论。
梓泽的美景实在值得称赞,潘江的诗作还可以再讨论。这里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文学的思考。
地应占宅相,书可胜家尊。
地理应该讲究宅相,书籍的价值可以超越家族的尊贵。强调了地理与文化的重要性。
看竹知无忤,王郎好弟昆。
看竹子就能知道不会有忤逆,王郎的弟弟和昆仲都很出色。通过竹子的品德反映人际关系的和谐。
整首诗围绕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人文关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刻哲理。
王世贞的《过莫丈方伯园再过伯子云卿园作》是属于哪个朝代的作品?
诗中提到的“窈窕”主要形容什么?
“看竹知无忤”中的“竹”象征什么?
王世贞《过莫丈方伯园再过伯子云卿园作》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