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7:33
春花秋色
作者: 潘牥 〔宋代〕
似觉山桃野杏非,
耻将浓绿眩群姿。
向天乞入秋风队,
兰菊中间入片时。
这首诗的意思大致是:似乎觉得山桃和野杏并不是最美的花,羞于用浓郁的绿色来掩饰众多的花姿。我向天祈求能在秋风的队伍中,悄然融入兰花和菊花之间,寻找属于我的片刻时光。
这首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历史典故,但提到的兰菊在古代文学中常常用来象征高洁的品格和坚韧的精神。兰花常被视为君子之花,而菊花则在《诗经》中被誉为“岁寒三友”之一,象征着不屈的精神。
潘牥(约生于宋朝),字景融,号清凉,晚号百龄,南宋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为特点,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夏交替之际创作的,诗人在春天的花卉中感受到一种不满或羞愧,渴望在秋天的成熟中找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意义的追求。
诗中通过对春花与秋色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阶段的思考。前两句通过对比山桃与野杏,表达了对美的独特理解,似乎在讽刺那些只懂得欣赏表面美丽的人,自己则更倾向于内在的品格与情感。接下来的“向天乞入秋风队”则透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希望能在秋天的成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融入兰花和菊花的境界中。整首诗词意境深远,情感细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既有对美的追求,又有对生活哲理的反思。
似觉山桃野杏非:
耻将浓绿眩群姿:
向天乞入秋风队:
兰菊中间入片时: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美好与时光流逝的思考,强调内在美的重要性,同时渴望在成熟的季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情感基调既有对春天美好的留恋,也有对秋天成熟的期待。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兰菊”象征什么?
诗人在诗中向谁祈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