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3:10
黄茅连远近,不见一人行。
信步未知险,回头方可惊。
路由高顶过,云在半腰生。
落日无栖止,飘飘自问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远山之巅行走的情景。眼前是一片连绵的黄茅草,远近皆无行人踪影。诗人随意走着却不知道前方的危险,回头一看才感到惊恐。道路是高高的山顶走过,云雾在半山腰飘浮。落日没有栖息的地方,诗人随风飘荡,心中自问未来的旅程。
潘牥,字子真,号少儿,南宋时期的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态度。
《登岭》是潘牥在一次登山过程中写下的,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感悟与思考。此时正值南宋,国家面临外敌的威胁,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的景象,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登岭》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山中行走的孤独与自省。首句“黄茅连远近”,描绘了一幅辽阔的自然画面,草木茂盛,却又显得荒凉,暗示了行者的孤独。接下来的“信步未知险”则传达了诗人随意的心态,似乎在享受自然的同时,也暗含了对未知的无知与无畏。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从一个轻松的状态转向了对危险的意识,表现出一种内心的紧张与惊恐。
“路由高顶过,云在半腰生”一句,诗人通过高耸的山顶与半腰的云雾,展现出一种从高处俯瞰的视角,让人感受到一种气势磅礴的自然力量,同时也暗示了挑战与未知的旅程。在最后一句“落日无栖止,飘飘自问程”中,落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诗人似乎在自问未来的方向与归宿,表现出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山中行走的孤独与自省,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诗人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在反思自己的存在与未来,展现出一种哲学的深度。
诗中“黄茅”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草
c) 一种树
诗人在路上感到什么?
a) 安全
b) 紧张与惊恐
c) 快乐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爱情的思考
b) 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反思
c) 对家乡的怀念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