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欲晚访韩持国忽道损见过不克往持国示诗因答

《欲晚访韩持国忽道损见过不克往持国示诗因答》

时间: 2025-05-02 19:56:10

诗句

西云沈日脚,命仆驾我车。

我车已在庭,有客方诣庐。

谈笑不觉夕,鸡黍且烦渠。

重约勿以怪,但当摘园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6:10

原文展示:

欲晚访韩持国忽道损见过不克往持国示诗因答
——梅尧臣

西云沈日脚,命仆驾我车。
我车已在庭,有客方诣庐。
谈笑不觉夕,鸡黍且烦渠。
重约勿以怪,但当摘园蔬。

白话文翻译:

傍晚时分,云层沉沉,太阳渐渐落下,我吩咐仆人驾车。
我的车已经在庭院里,有客人正在前来拜访。
谈笑间不知不觉天色已晚,鸡肉和黍米的饭菜让人感到烦恼。
再次约定,不要因此而怪罪,我只想摘些园中的蔬菜。

注释:

  1. 西云:西边的云,指夕阳西下。
  2. 沈日脚:太阳沉下去的样子。
  3. 命仆:命令仆人。
  4. 驾我车:驾车送我。
  5. 鸡黍:指鸡肉和黍米的饭菜。
  6. 烦渠:烦恼、困扰你。
  7. 重约:再次约定。
  8. 勿以怪:不要因此而怪罪我。
  9. 摘园蔬:摘取园中的蔬菜,表示随意简单的招待。

典故解析:

本诗中涉及的典故较少,但“鸡黍”作为一道传统的饭菜,常用来表示家常便饭,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待客人的随意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圣俞,号白云,宋代著名诗人,以五言绝句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写生活场景和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梅尧臣日常生活中与友人相聚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朋友的热情招待以及对简单生活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轻松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聚会的愉悦心情。开头两句以景入情,描绘了西沉的落日和诗人准备出行的情景,展现了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接着,诗人提到有客人来访,形成了对比,突出了朋友间的欢聚。诗中提到的“谈笑不觉夕”则流露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仿佛时间在欢声笑语中悄然流逝。最后两句则表现出诗人对朋友的真诚,尽管有些小烦恼,但他希望通过简单的园蔬来缓解气氛,显现出一种随和的待客之道。整首诗语言简朴而情感真挚,表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温暖与朴实。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西云沈日脚:描绘了一个傍晚的景象,意在营造出诗人出行的背景。
    • 命仆驾我车:表现出诗人的随和和从容。
    • 我车已在庭,有客方诣庐:暗示诗人对于友人的期待和重视。
    • 谈笑不觉夕:传达出聚会的欢快氛围,时间在欢乐中流逝。
    • 鸡黍且烦渠:表现出诗人对于宴请的简单安排和对友人的关心。
    • 重约勿以怪:希望友人理解自己的心情和安排。
    • 但当摘园蔬:反映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和对朋友的真诚。
  2. 修辞手法

    • 比喻:西云沈日脚,暗示时间的流逝。
    • 对仗:在“谈笑”与“不觉夕”之间形成了对比。
    • 拟人:鸡黍“烦渠”,将食物赋予了人性。
  3. 主题思想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简单、自然生活方式的向往,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返璞归真的人生哲学。

意象分析:

  1. 西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宁静。
  2. 鸡黍:代表家常的温暖和对朋友的款待。
  3. 园蔬:象征自然与简单生活,体现诗人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西云沈日脚”中的“沈”字意思是: A. 沉重
    B. 沉下
    C. 沉默

  2. 诗人对友人的态度是: A. 冷淡
    B. 热情
    C. 疏远

  3. “鸡黍且烦渠”说明了诗人对宴请的: A. 讲究
    B. 简单
    C. 丰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梅尧臣与王维的诗风,前者更注重生活细节的描写,后者则多表现自然意境与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1. 《宋诗选》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梅尧臣传》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山台 秋旱 清友堂为吕宾峰题 琴友 遣兴 遣兴 遣兴 千四一侄见赠筇竹杖以诗谢之 棋友 七夕次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比字旁的字 六枪屋 沉结尾的成语 糟糠之妇 禄无常家,福无定门 貝字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累稔 愚民安知 包含酹的词语有哪些 引蛇出洞 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懦弱无能 窜附 尤而效之 犬字旁的字 退黜 单耳刀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