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0:4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0:49:09
秋旱
李吕 〔宋代〕
天公作意雨垂垂,风伯颠狂散万丝。
执法若能诛首恶,更将京观筑鲸鲵。
秋天的干旱,似乎是上天故意造成的,细细的雨点像是要来,却始终不落。而狂风又在四处肆虐,散开无数的细丝。如果执法者能够惩罚那些作恶的人,那还不如重建京城,像鲸鱼和鲵一样巨大。
李吕,宋代诗人,生于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诗作多关注社会现实,常以自然景象映射社会问题,风格沉稳而富有哲理。
该诗创作于秋季,正值干旱时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灾害与社会不公的深切关注,表达了对无能的执法者的不满与对社会正义的渴望。
《秋旱》以干旱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开篇“天公作意雨垂垂”,营造了紧张的气氛,似乎在指责上天的不公。接下来的“风伯颠狂散万丝”,通过拟人手法赋予风以狂暴的性格,表现了自然力量的无情与不可控。诗句中的“执法若能诛首恶”则将情感转向社会,表现出诗人对社会公正的渴求,若能惩罚作恶者,社会或许能够得到改善。最后一句“更将京观筑鲸鲵”则是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渴望,暗示着即使面对干旱与社会的不公,诗人依然希望能够重建一个更美好的社会。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更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间苦难的关注和对正义的期盼。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季干旱的自然现象,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灾害和社会不公的深切思考,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渴望和对正义的追求。
“天公作意”中的“天公”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风伯”是指什么?
“更将京观筑鲸鲵”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