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0:45: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0:45:16
菩萨蛮·旌旗依旧长亭路
作者: 辛弃疾
旌旗依旧长亭路。
尊前试点莺花数。
何处捧心颦。
人间别样春。
功名君自许。
少日闻鸡舞。
诗句到梅花。
春风十万家。
这条长亭路上,旌旗依旧飘扬。
在酒宴上,试着点数莺花的数量。
哪里能捧心而颦眉呢?
人间却有别样的春天。
功名你自己来许诺。
少时听到鸡鸣,舞动着翅膀。
诗句里提到梅花,
春风吹拂着十万家。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时期杰出的词人、军事家,以豪放激昂的词风著称,作品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与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处于动荡之中,诗人借此表达对功名的追求和对人间春意的感慨。词中流露出辛弃疾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菩萨蛮·旌旗依旧长亭路》以其清新自然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辛弃疾内心的矛盾与思考。开篇以“旌旗依旧长亭路”的画面,带读者进入一个充满历史感的场景,旌旗象征着昔日的辉煌,而长亭则是送别与重聚的象征,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情感的变迁。接着“尊前试点莺花数”,在酒席上轻松的氛围中,诗人却在思考人生的意义与流逝的春光,展现了他内心的忧愁与思索。
“何处捧心颦”一句,恰如其分地道出了人们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无奈与愁苦。而“人间别样春”则透露出一种希望,尽管生活中充满了挑战与磨难,但春天的到来总能带来新的生机与希望,体现了诗人乐观的一面。
后半部分,诗人提到“功名君自许”,暗示着个人的理想与追求,表现了对未来的期待。通过“少日闻鸡舞”与“诗句到梅花”的对比,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感悟,深刻而富有哲理。最后“春风十万家”让整首词在欢快的春光中结束,寓意着希望与美好的未来。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与内心的忧愁,表达人生的复杂与多样。诗人既有对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感慨,体现了辛弃疾作为一位爱国者的内心世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旌旗依旧长亭路”中的“旌旗”指的是什么?
“何处捧心颦”中的“心”代表什么情感?
诗中“春风十万家”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辛弃疾的豪放与李清照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辛弃疾通过豪放的表达展现对国家与理想的追求,而李清照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个人的离愁别绪。两者在风格与情感基调上各具特色,体现了宋词的丰富性与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