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1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8:21
满庭芳·柳外寻春
作者: 辛弃疾
柳外寻春,花边得句,怪公喜气轩眉。
阳春白雪,清唱古今稀。
曾是金銮旧客,记凤凰独绕天池。
挥毫罢,天颜有喜,催赐上方彝。
只今江海上,钧天梦觉,清泪如丝。
算除非,痛把酒疗花治。
明日五湖佳兴,扁舟去一笑谁知。
溪堂好,且拼一醉,倚杖读韩碑。
在柳树外面寻春,偶然在花丛中写下几句诗,真让人心情愉悦。
阳春的白雪,清唱的古曲今已稀少。
我曾是金銮殿的旧客,记得那凤凰独自飞绕天池。
挥毫写罢,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神情,恳请上方的神明赐予我更好的东西。
如今在江海之上,梦中觉醒,泪水如丝般细腻。
除非有这样的情景,不然只能借酒疗愈花的痛苦。
明天我将在五湖之上畅游,划着小舟,笑问谁人知晓我的心情。
溪边的小堂真好,且来拼一醉,倚杖读读韩愈的碑文。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政治家。他的词风豪放,情感真挚,常以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相结合,反映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个人政治理想未能实现的时期,诗中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与现实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积极向上的态度。
辛弃疾的《满庭芳·柳外寻春》是一首表现春天美好意象与内心情感交织的词作。开篇便以“柳外寻春”引入,营造出一种春天的气息,诗人似乎在描绘春天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愉悦。接下来提到“阳春白雪”,意思是古曲清唱的稀少,暗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曾是金銮旧客”一句,表达了对往日繁华的怀念,似乎在叹息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而“挥毫罢,天颜有喜”,则展现出创作后的愉悦心情,诗人在此处表现出对于写作的热爱与自信。
后面的“只今江海上,钧天梦觉,清泪如丝”,则转向了现实的沉重,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失落与无奈,泪水细如丝线,充满了忧伤与感慨。结尾部分,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愿意在五湖四海中畅游,享受生活的乐趣,体现了他乐观的精神。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深刻展现了辛弃疾对春天的向往、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辛弃疾复杂的内心世界,既有对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辛弃疾的《满庭芳·柳外寻春》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阳春白雪”指什么?
诗人借酒消愁的句子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辛弃疾的词作相比,李清照的《如梦令》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更多侧重于个人情感和细腻的内心描写。两位词人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风格却各有不同,辛弃疾的豪放与李清照的婉约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