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58: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58:20
西江月·千丈悬崖削翠
辛弃疾 〔宋代〕
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
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风波一任。
别浦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
千年往事已沈沈,闲管兴亡则甚。
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与人们悠闲的生活状态。悬崖高耸入云,河流映照着夕阳的金光,白鸥自由飞翔,似乎对风波毫不在意。岸边的鱼肥美可口,村里的酒醇香可口,令人忍不住再斟一杯。千年的往事已如沉舟般不堪追忆,眼前的生活何必再去关心兴亡呢?
千丈:形容悬崖的高度,极为高耸。
削翠:形容悬崖的颜色如翠绿般鲜艳。
镕金:形容夕阳的光辉如同融化的金子。
白鸥:白色的海鸥,自由自在地飞翔。
一任:任凭,随意。
别浦:指离别的江岸。
堪脍:形容鱼的肥美,可以做成美味的鱼脍。
重斟:再斟酒。
沈沈:沉重,形容往事的沉淀。
兴亡:国家的兴盛与衰亡。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兴亡”二字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常为古人所吟咏。辛弃疾在诗中表达了对历史的无奈与超脱。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晚号醉乡翁,南宋著名词人、军事家。他在词作上以豪放派风格著称,作品多抒发爱国情怀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国家动荡、个人屡遭挫折之时,诗人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对世事的无奈与超然。
《西江月·千丈悬崖削翠》是一首充满自然景色的词作,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与对历史的深思。开篇以“千丈悬崖削翠”描绘出高耸入云的悬崖,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紧接着“一川落日镕金”,将夕阳的美丽与富贵感融入自然之中,形成一种色彩斑斓的画面。
接下来的“白鸥来往本无心”则表现出一种随意与洒脱,白鸥的飞翔毫无目的,正是诗人对生活态度的写照。他不在乎外界的风波,反而选择以一种闲适的心态面对生活。后面的“别浦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则带有一种生活的享受,鱼的肥美与酒的美味,构成了诗人日常生活的美好画面。
最后两句“千年往事已沈沈,闲管兴亡则甚”,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与无奈,表现出对兴亡变迁的淡然。整首诗在描绘自然风光的同时,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对历史的思考,形成了深邃而富有哲理的意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往事的沉思,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洒脱态度和对历史的无奈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千丈悬崖削翠”主要描绘了什么?
A. 自然的壮丽
B. 人们的生活
C. 个人的情感
“白鸥来往本无心”中“无心”指的是?
A. 有目标
B. 无忧无虑
C. 没有兴趣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历史的怀念
B. 对生活的享受
C. 对历史的无奈与超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将辛弃疾的《西江月·千丈悬崖削翠》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沉思,但辛弃疾更倾向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内心的超脱,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豪情壮志与对人生的感慨。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