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5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53:16
青玉案(竹间戏作)
作者:毛滂 〔宋代〕
玉婴初有排云分。
向晚色娟娟静。
秋入风枝清不尽。
月和粉露,徘徊孤映,
独夜扶疏影。
子猷风调全相称。
是彼此无凡韵。
玉勒前头花柳近。
水边石上,冷依烟雨,
时有幽人问。
初秋的傍晚,云雾渐散,天色渐渐安静下来。
秋风轻拂,枝头的气息清新而绵长。
月光与细腻的露珠交融,轻轻徘徊,
在孤独的夜晚映照出摇曳的影子。
你我之间的气质与风度是如此相称,
正因为彼此之间无凡俗之韵。
在青玉的马勒前,花柳的身影近在咫尺。
水边的石块上,冷冷的烟雨依然飘洒,
不时有幽人前来询问。
作者介绍:毛滂,字方之,号德寿,宋代诗人,曾任官职,后隐居生活。其诗词多描绘山水景色,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富有韵味。
创作背景:本诗可能在秋天的某个傍晚,于竹林间作,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与友人相聚时的愉悦心情,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惜。
《青玉案(竹间戏作)》是一首富有意境的古诗,通过清新的自然景象与深厚的情感交织,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人的珍视。诗中描绘的秋天傍晚,色彩柔和,风轻物静,给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感觉。玉婴的意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高洁追求,而“月和粉露”的描写则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暗示着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子猷风调全相称”表达了对于友人气质的赞美,强调了彼此间的默契与共鸣。诗中“水边石上,冷依烟雨”,则通过具体的自然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独感,似乎在暗示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与相伴而生的孤独。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层次,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宁静而深邃的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傍晚和与友人的相聚,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高洁追求与细腻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玉婴初有排云分”中的“玉婴”指代什么?
诗中提到的“子猷”指的是:
“水边石上,冷依烟雨”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