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0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02:07
思佳客
作者: 郑骞 〔清代〕
黄鹄凌霄未免饥。
瞎驴转磨竟何之。
扑灯蛾子原无赖,
作茧春蚕亦太痴。
频思索,几然疑。
三年赢得骨撑皮。
茫茫慧海休重问,
香茗看花最好时。
黄鹄在高空盘旋,却仍然感到饥饿。
瞎驴在磨坊里转来转去,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扑向灯火的蛾子本就不知廉耻,
而春蚕自缚其茧也显得过于痴迷。
频繁地思索,心中渐生疑惑。
三年间只为得个骨架撑着皮。
对于浩瀚的智慧海洋,何必再去追问,
不如在品茗赏花的最佳时光里安稳度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郑骞,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诗歌的清新典雅、情感细腻而著称。其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思佳客”是在郑骞对生活与理想的思考中产生的,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以及对虚无的反思,可能受当时社会环境与个人经历的影响。
郑骞的《思佳客》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人生理想的追寻与反思。开头以“黄鹄凌霄未免饥”引入,诗人用自然界的景象勾勒出一种渴望与不满,暗示人对于理想的追求,即使身处高位也难以满足。接着“瞎驴转磨竟何之”,通过对无知者的描绘,表现出在无意义的努力中迷失方向的痛苦。
诗中接连提到“扑灯蛾子”和“作茧春蚕”,强调自我束缚与盲目追求的悲剧,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最后,诗人用“茫茫慧海休重问,香茗看花最好时”来总结,通过对智慧的海洋的否定,转而推崇一种更为安然的生活态度,提倡在平淡中享受生活的美好。
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既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又有对现实的无奈接受,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思索与宁静的氛围,引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警示人们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可能会迷失方向,最终得不偿失。诗人建议在安静的时光中品味生活的美好,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宁静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黄鹄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瞎驴”主要表现了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终南别业》相比,两首诗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但《思佳客》更显哲理性,而《终南别业》则更注重自然的宁静美。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