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0:0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0:05:28
奉和赵王隐士诗
作者:庾信 〔南北朝〕
洛阳徵五隐,东都别二贤。
云气浮函谷,星光集颍川。
霸陵采樵路,成都卖卜钱。
鹿裘披稍裂,藜床坐欲穿。
阮籍唯长啸,嵇康讶一弦。
涧险无平石,山深足细泉。
短松犹百尺,少鹤已千年。
野鸟繁弦啭,山花焰火然。
洞风吹户里,石乳滴窗前。
虽无亭长识,终见野人传。
这首诗描绘了隐士的生活和自然的景色。诗人提到洛阳有五位隐士,东都还有两位贤人。云雾在函谷山漂浮,星光在颍川汇聚。霸陵的采樵小路上,成都有卖卜的商人。鹿皮衣裳已经稍微破裂,藜草床上坐久了快要塌陷。阮籍只会长声啸叫,嵇康对一根琴弦感到惊讶。山涧险峻没有平坦的石块,山深处有细流泉水。短短的松树仍然有百尺高,少见的仙鹤已经栖息千年。野鸟在群山中鸣叫,山花像火焰般绽放。洞风吹进门里,石乳在窗前滴落。虽然没有亭长的相识,但终究能听到野人的传说。
庾信,字子山,号逸人,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他以辞采华丽、风格独特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和隐士的生活。
此诗写于南北朝时期,正值动乱之际,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绘隐士的生活,表达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士人的思考。
这首诗以隐士的生活为主题,表现了诗人对自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了隐士的生活环境,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隐士的清贫。通过“云气浮函谷,星光集颍川”的描写,诗人展现了自然的壮丽景色,似乎隐士的生活与自然融为一体。诗中的意象如“鹿裘披稍裂”、“藜床坐欲穿”,则反映了隐士生活的艰辛与简朴。
同时,诗人提及的阮籍与嵇康,二者不仅是隐士,也是才华横溢的音乐家,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个体的精神追求。最后,诗人通过“虽无亭长识,终见野人传”,表达了隐士生活虽孤独,但依然能与自然相通,得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这首诗的主题为隐士的生活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了对简朴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由的渴望,同时也传达了对隐士文化的敬仰。
诗中提到的隐士有哪几位?
A. 阮籍、嵇康
B. 李白、杜甫
C. 白居易、王维
“云气浮函谷”中的“云气”指的是什么?
A. 风
B. 云雾
C. 雨
诗人对隐士的生活态度是怎样的?
A. 赞美
B. 批评
C. 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