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3: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3:55
《水龙吟》 倚阑千里风烟,下临吴楚知无地。有人高枕,楼居长夏,昼眠夕寐。惊觉游仙,紫毫吐凤,玉觞吞蚁。更谁人似得,渊明太白,诗中趣酒中味。惭愧东溪处士,待他年好山分翠。人生何苦,红尘陌上,白头浪里。四壁窗明,雨盂粥罢,暂时打睡。尽闻鸡祖逖,中宵狂舞,蹴刘琨起。
依靠栏杆远望,千里风烟,俯视吴楚的地面,真不知道哪里是尽头。有人在高枕无忧中,住在楼上,享受着漫长的夏季,白天睡觉,晚上打盹。突然惊醒,仿佛见到仙人,紫色的笔尖吐出凤凰,玉杯中饮下蚂蚁。更有谁能像陶渊明、李白那样,在诗中品味酒的乐趣?我真惭愧,像东溪的隐士,盼望有朝一日能在美丽的山中分得翠绿。人生何必如此艰难,在红尘的陌上,白头苍苍地漂泊。四周的窗明亮,雨后粥已煮好,暂时打个小盹。远处只听见鸡鸣,祖逖在半夜狂舞,踢起刘琨的脚。
作者介绍:白朴,元代诗人,致力于诗词创作,与关汉卿、郑光祖并称为元代“三绝”。其作品多描写人生哲理和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时代背景中,社会动荡,文化相对繁荣。白朴通过诗歌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水龙吟》是一首抒情诗,作者以“倚阑千里风烟”开篇,描绘了一个开阔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诗中“有人高枕”描写一种安闲的生活状态,正是作者所向往的隐士生活。然而,随着“惊觉游仙”的出现,诗人似乎从美梦中惊醒,意识到现实的无奈与人生的苦涩。
接下来的几句对照了陶渊明与李白,恰好表现出诗人对酒与诗的追求,反映了他对自我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思考。诗中“惭愧东溪处士”的自谦,表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自我反省。
整首诗在描写生活的琐碎与内心的孤独中,透出对人生意义的探求。最后以“尽闻鸡祖逖”结尾,暗示着对人生理想与追求的坚定信念,纵使生活再苦,也要勇敢面对,保持内心的宁静。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对诗酒的热爱以及对人生苦涩的感慨,最终传达出一种悲观中带有希望的情感。
诗词测试:
“倚阑千里风烟”中的“阑”指什么?
A. 栏杆 B. 敞口 C. 窗户
“惭愧东溪处士”中的“东溪”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陶渊明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鸡祖逖”象征什么?
A. 安静 B. 志士 C. 醉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