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3:25
题郑舜举蔗庵
作者: 韩元吉〔宋代〕
吾州富佳山,修竹连峻岭。
居然缚尘埃,一见辄心醒。
岂知刺史宅,跬步閟清景。
古木盘城隅,石径幽且迥。
当年徐常待,坐爱云水冷。
溪南群峰秀,矗矗锥出颖。
郑公闭阁暇,独步毘庐顶。
曰此气象殊,逍遥步方永。
唤客倒清樽,燃薰煮奇茗。
庭空无一事,宾吏绝干请。
佳处由渐入,斯语烦记省。
渊明尝有语,结庐向人境。
恍如白莲社,挥尘对宗炳。
谁云忙里闲,要识动中静。
我来款妙论,散策步林影。
心田豁丛茅,气马罢征骋。
他时记棠阴,老意亦深肯。
我所在的地方有富饶的佳山,修竹与高岭相连。
在这里,尘埃仿佛被束缚,一见之下便使心灵觉醒。
哪里知道刺史的宅邸,走几步就能看见清幽的景致。
古树环绕在城角,石径幽深而迥远。
当年徐常待,喜欢云水的清冷。
溪南的群峰秀美,直立如尖锥。
郑公在闭门的闲暇时,独自登上毘庐的山顶。
他说这里的气象独特,悠然自得的步伐是永恒的。
他呼唤客人倒清酒,燃香煮奇茶。
庭院里空无一事,宾客与官吏都不再打扰。
美好的地方渐渐融入记忆,这些话语让我烦恼地省思。
陶渊明曾说过,要在他人境界中建庐。
如同白莲社,挥洒尘埃,面对宗炳。
谁说在忙碌中无法闲适,要在动中识得静。
我来此与友人畅谈,散步于树影之中。
心中豁然开朗,如同丛茅中的一片净土,气息渐渐平和,不再奔波。
他日回忆棠阴,老年的心境也会更加深刻。
作者介绍:韩元吉,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其作品通常蕴含哲理,反映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郑舜举的蔗庵游玩时写成,描写了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清幽生活的向往与对尘世喧嚣的厌倦。
《题郑舜举蔗庵》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的古诗,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全诗以清新自然为主线,开篇描绘了富饶山水的美丽,强调了心灵的觉醒与尘世的隔绝。诗中提到的“刺史宅”与“古木盘城隅”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达了对闲适、清幽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如“溪南群峰秀”、“唤客倒清樽”,传达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郑公的形象也象征了理想中的隐士生活,强调了人的内心宁静与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诗的后半部分关于陶渊明的引述,强化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认同,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
整首诗营造出一种恬静、淡泊的氛围,令人感受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与快乐。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哲思,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意义,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传达了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刺史宅”指的是哪个人物?
诗中哪个意象象征闲适与友谊?
“居然缚尘埃”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