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17: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17:04
次韵子云盱眙道中三首
作者: 韩元吉 〔宋代〕
江南淮北市初通,人语忻忻作好风。
抱耒只思耕陇底,买船谁复渡辽东。
向来熊耳真投甲,此去天山拟挂弓。
上策圣君今自治,白头忧国寸心同。
这首诗描绘了在江南和淮北交通初通的情景,人们欢声笑语,享受着良好的风光。我只想在耕田的土地上辛勤耕作,谁还会去买船渡过辽东呢?曾经的熊耳山真是勇敢投身战斗,这次我准备前往天山挂弓待发。如今英明的君主治理国家,我心中忧国的情怀与白发苍苍的人们一样。
作者介绍
韩元吉,宋代诗人,著名的文学家,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他的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与农民生活。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江南与淮北交通逐渐便利的时期,反映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治理的关注。
《次韵子云盱眙道中三首》通过描绘江南和淮北的市集景象,展现了人们在和平年代的欢乐与安宁。诗中“人语忻忻作好风”生动地刻画了人们欢欣鼓舞的景象,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诗人接着表达了自己对耕作的执着,强调了农业对生活的重要性。这种对土地的热爱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期盼在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后,诗人引入历史典故,提到“熊耳真投甲”,这不仅是对过往战斗的缅怀,也反映了征战对国家的影响。“此去天山拟挂弓”则暗示着诗人对未来的不安与战斗的准备,反映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责任感。结尾“白头忧国寸心同”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展现了诗人的 patriotism(爱国主义)情怀。
整首诗在描绘农村生活的同时,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的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与对国家的忧虑,反映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责任的承担,表现出深厚的爱国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韩元吉是哪一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诗中“江南淮北市初通”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景?
A. 战争
B. 商业繁荣
C. 自然灾害
诗人对未来的感受是?
A. 无忧无虑
B. 忧国忧民
C. 乐观向上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