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又追和坡韵一首

《又追和坡韵一首》

时间: 2025-05-02 05:50:17

诗句

亭傍乔木拂云天,亭下高桅泊晚湾。

白是张骞曾泛水,青疑徐福所求山。

羊城隔雾愁回首,鲸浸收风喜见颜。

却笑金乌并玉兔,辛勤出没雪涛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0:17

原文展示:

亭傍乔木拂云天,
亭下高桅泊晚湾。
白是张骞曾泛水,
青疑徐福所求山。
羊城隔雾愁回首,
鲸浸收风喜见颜。
却笑金乌并玉兔,
辛勤出没雪涛间。

白话文翻译:

亭子旁边的高大树木拂动着云天,亭子下面的高桅船只停泊在傍晚的海湾。白色的水是张骞曾经航行的痕迹,青色的山峰似乎是徐福所寻求的仙山。羊城的雾霭中我愁苦地回首,鲸鱼在海中翻滚,欢快地迎接着风的到来。却要笑那金色的太阳与玉兔,辛勤地在雪涛之间出没。

注释:

字词注释:

  • 亭傍:亭子旁边。
  • 乔木:高大的树木。
  • :轻轻拂动。
  • 高桅:高大的桅杆。
  • :停泊。
  • 晚湾:傍晚的海湾。
  • 白是张骞:指的是汉代的张骞,他曾出使西域,泛舟河流。
  • 青疑徐福:徐福是传说中的人,曾为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
  • 羊城:指广州,因其地处羊山而得名。
  • 鲸浸:鲸鱼在海中翻滚的样子。
  • 金乌:太阳。
  • 玉兔:月亮的象征。

典故解析:

  • 张骞:汉武帝时期的外交家,曾两次出使西域,开拓了丝绸之路。
  • 徐福:传说中的道士,曾被秦始皇派往东海寻找长生不老药。
  • 金乌与玉兔:古代中国对太阳和月亮的传统称呼,象征着昼夜交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惟中,号天民,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擅长诗词,风格豪放,常有历史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民族危机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对历史的思考。

诗歌鉴赏:

此诗充满了历史的沉思与自然的描绘。开篇通过静谧的亭子与高大的乔木,构建出一种超然的意境,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天地。接着,诗人通过张骞和徐福的典故,联系古代的探索与寻求,表现了对历史的回顾与思考。特别是提到“羊城隔雾愁回首”,不仅描绘了视野的受限,也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随后,鲸鱼的形象则带来了生机与欢乐,形成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最后,以“却笑金乌并玉兔”作结,寓意中有辛勤与希望,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整首诗意境深邃,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自然与生命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亭傍乔木拂云天:描绘亭子与树木的景象,暗示宁静而高远的氛围。
  2. 亭下高桅泊晚湾:高桅船只在海湾停泊,显示出时间的流逝与动静结合的美感。
  3. 白是张骞曾泛水:引入张骞的历史背景,象征探索与旅程。
  4. 青疑徐福所求山:青山似乎是徐福寻求的长生之地,表达人们对理想与追求的向往。
  5. 羊城隔雾愁回首:隔着雾霭回首故乡,表达了离愁别绪。
  6. 鲸浸收风喜见颜:鲸鱼在海中翻滚,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由。
  7. 却笑金乌并玉兔:太阳与月亮的交替,表达了日常生活的轮回与希望。
  8. 辛勤出没雪涛间:象征着努力与奋斗,充满了积极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亭傍乔木”与“亭下高桅”,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 比喻:将太阳比作金乌,月亮比作玉兔,生动形象。
  • 象征:鲸鱼、亭子、桅杆等都是生活与自然的象征,具有丰富的内涵。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历史典故的引入,表达了对生命、理想与故乡的思考,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亭子:象征宁静与思考。
  • 乔木:代表自然的力量与永恒。
  • 高桅船:象征探索与冒险。
  • 雾霭:代表迷惘与思乡之情。
  • 鲸鱼: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由。
  • 金乌与玉兔:象征时间的流转与希望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张骞”是哪个朝代的著名人物?
    A) 三国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2. “鲸浸收风喜见颜”中“鲸”象征什么?
    A) 生命的活力
    B) 离愁别绪
    C) 追求理想
    D) 自然的宁静

  3. 诗中提到的“金乌”指的是什么?
    A) 玉兔
    B) 太阳
    C) 明月
    D) 星星

答案:

  1. B) 汉朝
  2. A) 生命的活力
  3. B) 太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王维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比较刘克庄的此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刘克庄更多地融入了历史情感与对理想的追求,而王维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两者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李白王维杜甫诗选》
  • 《古诗词赏析与评论》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采桑子·反愁 其二 采桑子 采桑子 采桑子 其七 采桑子 其六 采桑子 采桑子 采桑子 采桑子 其五 采桑子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采字旁的字 包含汲的词语有哪些 白字旁的字 培植 自刽以下 立刀旁的字 匕字旁的字 纯正无邪 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煮饼 包含衷的词语有哪些 陊坏 齿字旁的字 勉劳 弄管调弦 枯树逢春 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衒玉求售 遍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