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村居即事六言十首

《村居即事六言十首》

时间: 2025-07-29 09:09:12

诗句

钝根无慧无偈,信必有梵志诗。

黄吻少年忘语,庞眉尊者不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9:09:12

原文展示:

钝根无慧无偈,信必有梵志诗。
黄吻少年忘语,庞眉尊者不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自身智慧不足的自嘲,认为即便是根基愚钝,若能相信就一定会有佛教的诗句流露出来。年轻的黄嘴鸟常常沉默,长眉的高僧也对此一无所知。

注释:

  • 钝根:指根基愚钝,形容人理解力差。
  • :智慧,指人的聪明才智。
  • :佛教的颂诗,通常用来表达佛理。
  • 信必有:相信必定会有。
  • 梵志:指佛教僧侣,专注于修行、传教的人。
  • 黄吻:可能指一种鸟,或暗指年轻人,寓意青春的特质。
  • 尊者:指高僧,受人尊敬的佛教修行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季真,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世称“刘天池”。他以诗、词、文三方面的成就著称于世,尤其以其豪放、清新、自然的风格受到后人的喜爱。

创作背景:在宋代,社会动荡,士人多感慨人生的无常与生命的意义。刘克庄的诗作多反映对自身处境的思考,以及对佛教哲理的探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开篇即以“钝根无慧无偈”自谦,表达了作者对自身智慧不足的认识。接着,诗人将信仰与诗歌结合,认为即使是愚钝之人,只要有信念,也能产生出佛教的智慧之诗。这样的表述反映了作者对信仰的重视,暗示了内心深处对佛教思想的追求。

“黄吻少年忘语”中的“黄吻”一词给人一种活泼、年轻的感觉,展现出青春的特点;而“庞眉尊者不知”则通过对比,强调了高僧的无知,欲表达一种对世俗与修行之间隔阂的思考。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展示出作者在面对生活和宗教的复杂性时的感受,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寻找智慧与信仰过程中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钝根无慧无偈:自谦自己理解力差、智慧不足,无法创作佛教的颂诗。
  2. 信必有梵志诗:即便如此,若心中有信仰,依然能够流露出佛教的诗句。
  3. 黄吻少年忘语:描绘年轻生命的沉默,象征着青春的懵懂与无知。
  4. 庞眉尊者不知:高僧对世俗的无知,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深刻的讽刺。

修辞手法

  • 对比:愚钝与智慧、年轻与年长的对比,产生了反差效果,使主题更加鲜明。
  • 象征:黄嘴鸟和高僧分别象征青春的无知和宗教的沉默,丰富了诗的内涵。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智慧与信仰的关系,强调无论个人的智慧如何,信仰的力量可以引导产生深刻的思想与诗句。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钝根:象征愚钝与无知。
  • 黄吻:象征年轻与活力。
  • 尊者:象征修行与传统的智慧。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形成了对人生、智慧和信仰的深刻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钝根”指的是: A. 聪明才智
    B. 愚钝无知
    C. 学识渊博
    D. 志向高远

  2. “黄吻少年”象征的是: A. 年轻与活力
    B. 老年与智慧
    C. 疲惫与无奈
    D. 烦恼与苦恼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与刘克庄的《村居即事六言十首》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但杜甫的诗更为沉重,而刘克庄则通过自嘲与信仰的结合,展现出一种淡然的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 其二 题山阴周啸麓《抱琴图》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郭外足幽胜 水调歌头 其一 水调歌头 酬清如四川如用原韵 水调歌头 春暮 水调歌头 喜晤斯奋 水调歌头 和卢仲敬太守 水调歌头 重游大名湖历下亭 水调歌头 兀颜分宪至邑,奉和前题 河南通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无将 肉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天下为公 咨牙露嘴 柱石之坚 月晕主风 空明洞天 悠然自得 蓝田出玉 三点水的字 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戛玉锵金 矢字旁的字 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梗的词语有哪些 箫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