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戏效汪京兆西湖六首为孙道甫书于湖之南屏山居 其四 和靖怒答

《戏效汪京兆西湖六首为孙道甫书于湖之南屏山居 其四 和靖怒答》

时间: 2025-05-04 01:46:33

诗句

鹤化梅枯地自春,岁时伏腊荐芳新。

苏公堤在犹从姓,能道孤山更属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6:33

原文展示:

鹤化梅枯地自春,岁时伏腊荐芳新。
苏公堤在犹从姓,能道孤山更属人。

白话文翻译:

白话文翻译:
鹤在春天的梅树上化为精灵,岁月流转,腊月时节仍然能欣赏到新的花香。苏公(指苏轼)修建的堤岸依旧保留着他的名字,能够清晰地说出孤山的归属。

注释:

  • 鹤化:鹤化为灵,指的是鹤的灵性和优雅的象征。
  • 梅枯:梅花凋零,暗示着时光流逝。
  • 岁时伏腊:指的是一年中的节气变化,腊月是农历年末。
  • 苏公堤:指的是苏轼所修的西湖堤岸,代表着苏轼的影响。
  • 孤山:西湖中的孤山,象征着孤独和诗人的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一元,明代诗人,字道甫,号闻诲,擅长诗词,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融入对生活的思考与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西湖南屏山居,诗人通过描绘西湖的自然美景和文化印记,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历史的追忆。诗中提到的苏公堤和孤山,都是西湖著名的景点,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历史的深刻联系。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梅花和西湖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考。首句中的“鹤化梅枯”以生动的意象引入,展示了春天的气息与梅花的凋零,给人以感伤之感。接着提到“岁时伏腊”,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时光的无情与自然的轮回。诗的后两句则通过提到苏公堤和孤山,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结合起来,显示出诗人对历史人物及其文化贡献的敬仰。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意象之间相互辉映,使得诗歌充满了层次感与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鹤化梅枯地自春:鹤的化身与梅花的枯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轮回。
  2. 岁时伏腊荐芳新:岁月流转,腊月时节仍然有新的花香,传达出春天的希望。
  3. 苏公堤在犹从姓:苏公堤的存在延续了苏轼的名字,体现了历史的延续性。
  4. 能道孤山更属人:能够准确地说出孤山的归属,突显了对文化认同的深刻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鹤化梅枯,运用比喻塑造了自然的灵动之感。
  • 对仗:前后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围绕着自然与历史的融合,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与对人文景观的尊重,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思考。

意象分析:

  • :象征着高洁与灵性,代表着理想与追求。
  • 梅花:象征坚韧与纯洁,代表了生命的韧性与季节的更迭。
  • 苏公堤:象征着文化传承,承载着历史的印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苏公堤”是谁修建的? A. 李白
    B. 苏轼
    C. 杜甫
    D. 王维

  2. 填空题:诗中“岁时伏腊荐芳新”表达了对___的期待。

  3. 判断题:诗中的“鹤化梅枯”是指春天的到来。(对/错)

答案:

  1. B
  2. 春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夜泊牛津》 — 张继

诗词对比:

《春晓》与《戏效汪京兆西湖六首为孙道甫书于湖之南屏山居其四和靖怒答》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前者更加直接表达春天的美好,而后者则通过对历史与自然的结合,展现了更深层的文化思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西湖文化史》

相关查询

拔蒲三首 其一 结袜子 白苧词 其一 秋夜月 生查子  集句 上云乐 钓竿 喜雨寄夏允中五绝 其三 咏史(二十一首) 懊憹歌(五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垄亩之臣 蜂媒蝶使 三点水的字 摛布 丕振 幾字旁的字 辵字旁的字 深计远虑 双人旁的字 同闬 据鞍顾眄 惠然肯来 送娘 赤字旁的字 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视如畏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