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4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6:33
鹤化梅枯地自春,岁时伏腊荐芳新。
苏公堤在犹从姓,能道孤山更属人。
白话文翻译:
鹤在春天的梅树上化为精灵,岁月流转,腊月时节仍然能欣赏到新的花香。苏公(指苏轼)修建的堤岸依旧保留着他的名字,能够清晰地说出孤山的归属。
孙一元,明代诗人,字道甫,号闻诲,擅长诗词,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融入对生活的思考与哲理。
这首诗作于西湖南屏山居,诗人通过描绘西湖的自然美景和文化印记,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历史的追忆。诗中提到的苏公堤和孤山,都是西湖著名的景点,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历史的深刻联系。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梅花和西湖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考。首句中的“鹤化梅枯”以生动的意象引入,展示了春天的气息与梅花的凋零,给人以感伤之感。接着提到“岁时伏腊”,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时光的无情与自然的轮回。诗的后两句则通过提到苏公堤和孤山,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结合起来,显示出诗人对历史人物及其文化贡献的敬仰。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意象之间相互辉映,使得诗歌充满了层次感与深度。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围绕着自然与历史的融合,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与对人文景观的尊重,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思考。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苏公堤”是谁修建的?
A. 李白
B. 苏轼
C. 杜甫
D. 王维
填空题:诗中“岁时伏腊荐芳新”表达了对___的期待。
判断题:诗中的“鹤化梅枯”是指春天的到来。(对/错)
《春晓》与《戏效汪京兆西湖六首为孙道甫书于湖之南屏山居其四和靖怒答》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前者更加直接表达春天的美好,而后者则通过对历史与自然的结合,展现了更深层的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