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安中咏陈仲举徐孺子二首 其一

《和安中咏陈仲举徐孺子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4-22 05:53:32

诗句

当年礼意号难通,南国才倾孺子风。

户外尔来多客屦,谁堪一榻与要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5:53:32

原文展示

和安中咏陈仲举徐孺子二首 其一
当年礼意号难通,
南国才倾孺子风。
户外尔来多客屦,
谁堪一榻与要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当年礼仪和情谊难以传达,南国的才子徐孺子倾倒了人们的赞赏。如今户外来访的客人多得数不胜数,谁能与我在这榻上共度最后时光呢?

注释

字词注释:

  1. 礼意:指礼节和情意,这里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2. 号难通:号,表示呼唤,难以沟通。
  3. 南国:指南方,特指文化繁荣的地区。
  4. 孺子:指年轻的才子,这里特指徐孺子。
  5. :鞋的意思,这里指来访的客人。
  6. :一种床铺,这里指安坐的地方。
  7. 要终:指想要结束或完成某事。

典故解析: 徐孺子:指南朝时期的文学家徐陵,因其才华横溢,受到诗人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弇,字士龙,宋代诗人,生于北宋,受过良好的教育,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人情世态和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以及对当年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首句“当年礼意号难通”表达了当时礼仪的拘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并不顺畅,而“南国才倾孺子风”则赞美了徐孺子的才华和南国的文化氛围,显示出一种对才子风采的向往与尊重。接下来的两句“户外尔来多客屦,谁堪一榻与要终”则转向现状,描绘了如今访客众多,却又感到孤独的心境,令人深感无奈与惋惜。

整首诗在用词上精炼且富有韵律感,情感也层层递进,表现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使人读后深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当年礼意号难通:回忆过去,礼仪和情意难以沟通。
  2. 南国才倾孺子风:赞美南方的才子徐孺子,才华横溢。
  3. 户外尔来多客屦:如今户外的来访者多得数不胜数。
  4. 谁堪一榻与要终:感慨能够同坐一榻共度时光的人却寥寥无几。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礼意”与“孺子风”、 “户外”与“客屦”形成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将友情比作榻,表达出对友人相伴的渴望。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比过去的美好与现在的孤独,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折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礼意:象征人际关系的复杂。
  2. 孺子:象征才华与理想。
  3. 客屦:象征来访者的众多与孤独的对比。
  4. :象征共享时光与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国才倾”指的是哪位才子?

    • A. 李白
    • B. 徐孺子
    • C. 杜甫
  2. “谁堪一榻与要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A. 开心
    • B. 孤独
    •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可以将此诗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李白在诗中表现出豪放与洒脱,而刘弇则在此诗中流露出浓厚的感伤和对友情的珍视,展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刘弇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答赠 申胡子觱篥歌 杂曲歌辞。十二月乐辞。八月 杂曲歌辞。十二月乐辞。正月 相和歌辞。箜篌引 静女春曙曲 嘲雪 夜来乐 贝宫夫人 吕将军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脱根 箭无空发 魂飘魄散 查滓 廾字旁的字 丶字旁的字 避人眼目 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風字旁的字 事必躬亲 卑以自牧 曰字旁的字 龍字旁的字 此唱彼和 应付裕如 因陋就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