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17: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17:41
建福宫红梨花
不计香风几度频,
娇红嫩绿各争新。
最怜雨后偏饶韵,
底事春来易怆神。
叶态花姿刚相称,
蜂衙蝶阵岂无因。
一枝佛钵堪清供,
便欲因之悟六尘。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时节红梨花的美丽与生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哲理的思考。诗人不在意花香随风飘散多少次,娇艳的红花和嫩绿的叶子各自展现出新生的活力。特别是雨后花朵更显韵味,难道春天来临总是令人伤感?花叶相称,十分协调,蜜蜂和蝴蝶的舞动并非没有缘由。那一枝如同佛钵的梨花,令人想借此悟出世间的烦恼与无常。
作者介绍:弘历(1711年-1799年),即清高宗乾隆帝,著名的政治家、诗人,诗作多以咏物、咏春为主,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乾隆时期,正值清代盛世,政治稳定,文化繁荣,诗人常在宫中吟咏花卉,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建福宫红梨花》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诗的开头“不计香风几度频”,表现了诗人对花香的淡然,似乎不在乎自然的变化,反而更加珍惜花的娇艳与新绿。接着,诗人通过描写雨后的梨花,传达出一种清新而富有韵味的感觉,表现了自然界的丰富多彩与春天的生机。
诗中对“叶态花姿”的描写,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花与叶的相称,体现了事物之间的互相依存与和谐共生。接下来提到的“蜂衙蝶阵”,不仅描绘了生动的自然画面,也象征着生命的繁忙与活力。而最后一句“一枝佛钵堪清供”,则让读者体会到一种哲理的思考,提醒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反思世间的纷扰。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使得读者不仅能感受到春天的美丽,更能引发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个诗歌通过描绘梨花的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和世俗烦恼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佛教哲学的影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娇红嫩绿”主要描绘的是?
A. 花与叶的颜色
B. 人的情感
C. 风的方向
D. 雨的声音
“一枝佛钵堪清供”中的“佛钵”象征什么?
A. 生活的繁忙
B. 内心的宁静
C. 自然的美丽
D. 世间的烦恼
诗中提到的“蜂衙蝶阵”主要表现了什么?
A. 自然的和谐
B. 生命的活力
C. 春天的到来
D. 雨后的美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建福宫红梨花》和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但《白居易》更侧重于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而《弘历》的作品则融合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内心的反思,风格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哲学思考与艺术表现。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