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0:0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06:02
霜冷信冬晴,苕溪半日程。
正篷辞月色,攲枕受松声。
渔隐前时约,山讴古样情。
料应朝市客,笑我独为清。
霜冷的天气表明冬天已到,苕溪边的阳光照射下,我已经走了一半的路程。此时正准备告别月色,依靠在松树下聆听松风的声音。渔翁的隐居生活是我们曾经约定的,山间的歌声依然如昔。想必那些朝市上的客人,都会嘲笑我一个人追求清净的生活。
叶茵,宋代诗人,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表达隐逸的生活态度,风格清新自然。
此诗创作于作者隐居生活时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淡泊态度,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清高的生活理念。
《溪上偶成二首》其一,表现了作者在自然环境中感受到的宁静与清新。诗开头用“霜冷信冬晴”描绘出冬日的寒冷与晴朗,生动地传达了季节的变化。接着,诗人通过“正篷辞月色”表达了告别夜色的状态,似乎在暗示对过往生活的告别。诗中“攲枕受松声”,让人感受到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周围只有松风的低语,充满了诗意的闲适。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到“渔隐前时约”,指的是他与渔翁的约定,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料应朝市客,笑我独为清”,则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疏离和对清净生活的坚持。整首诗通过自然意象和生活体验,表达了诗人对清新、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市井喧嚣的反思,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情感。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清净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喧嚣尘世的淡泊与超然,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精神追求。
诗中提到的“苕溪”是指什么?
诗人对“朝市客”的态度是怎样的?
诗人为何要“辞月色”?
比较叶茵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更加注重秋天的意境,而叶茵则展现了冬日的清新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