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燕归梁

《燕归梁》

时间: 2025-05-06 18:39:17

诗句

莲叶雨,蓼花风。

秋恨几枝红。

远烟收尽水溶溶。

飞雁碧云中。

衷肠事。

鱼笺字。

情绪年年相似。

凭高双袖晚寒浓。

人在月桥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39:17

原文展示

燕归梁
作者: 晏几道 〔宋代〕

莲叶雨,蓼花风。秋恨几枝红。
远烟收尽水溶溶。飞雁碧云中。
衷肠事。鱼笺字。情绪年年相似。
凭高双袖晚寒浓。人在月桥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中提到雨打莲叶,风吹蓼花,表现了秋天特有的氛围。对几枝红花的秋恨,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远处的烟雾散尽,水面如镜,飞雁在碧蓝的天空中翱翔。诗人回忆往事,书信中的情感年年如旧。在高处凭栏而立,双袖轻盈,却感受到晚秋的寒意,孤独的身影在月桥东边。

注释

  • 莲叶:指莲花的叶子,象征着清丽脱俗的美。
  • 蓼花:蓼草的花,常生于水边,秋风中摇曳,富有诗意。
  • 秋恨:秋天的惆怅与思念,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 远烟:远处的烟雾,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鱼笺字:古代信笺,形象地比喻书信的内容,寄托思念之情。
  • 月桥东:指在月光下的桥东,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意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晏几道,字巨源,号小山,宋代著名词人,善于描写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物。他的词风清丽婉约,情感真挚,常表现对人生的感怀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燕归梁》写于宋代,正值诗人感怀秋天的时节,背景中可能有他对人生无常和离别的感慨,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燕归梁》是晏几道在秋天时节所作,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融为一体。开篇“莲叶雨,蓼花风”,以清新的意象描绘了秋天的气息,雨滴打在莲叶上,蓼花随风摇曳,景色的生动给人一种视觉的美感。接着“秋恨几枝红”,诗人表达了对秋天的惆怅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几枝红花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

“远烟收尽水溶溶”,描绘了秋日水面的平静与远方的烟雾消散,表达了一种内心的安静与宁谧。 “飞雁碧云中”则引出了秋天的象征——大雁,带有归乡的意象,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衷肠事,鱼笺字”,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与思念,情感在年年岁岁中不断重演。

最后两句“凭高双袖晚寒浓,人在月桥东”将诗人孤独的身影与秋夜的寒冷结合,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孤寂。整首诗在描写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伤感,美丽而哀伤,展现了晏几道对秋日景色的深刻感悟与对人生情感的细腻捕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莲叶雨,蓼花风:描绘雨打在莲叶上的声音与风吹动蓼花的景象,展现秋天的诗意。
  2. 秋恨几枝红:表达对红花的惋惜,暗示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3. 远烟收尽水溶溶:远处的烟雾消散,水面如镜般平静,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4. 飞雁碧云中:飞雁在蓝天中飞行,象征着归乡与思念。
  5. 衷肠事,鱼笺字:表达内心的秘密与对往事的追忆,书信的内容寄托着深情。
  6. 情绪年年相似:强调每年此时的情感都是如此相似,暗示着时光的无情。
  7. 凭高双袖晚寒浓:在高处凭栏,感受到浓重的晚秋寒气,表现出孤独的情绪。
  8. 人在月桥东:诗人身处月桥东,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浪漫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鱼笺字”比喻书信,生动形象。
  • 拟人:如“秋恨”,赋予了秋天情感,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莲叶雨,蓼花风”,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秋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离别与思念的感慨。诗人用景物抒发情感,展现了人生的孤独与无奈,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莲叶:象征清新、纯洁,代表着诗人的情感。
  • 蓼花:水边的花,富有秋意,象征着生命的短暂。
  • 飞雁:象征归乡与思念,反映诗人内心的孤独。
  • 月桥:浪漫的意象,增添了诗的情感层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秋恨几枝红”意指: A. 对秋天的喜爱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花开的惋惜

  2. “衷肠事,鱼笺字”中的“鱼笺”指的是: A. 一种鱼类
    B. 古代信笺
    C. 鱼的诗歌

  3. 诗人在“月桥东”表现出的情感是: A. 快乐
    B. 孤独
    C. 激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了细腻的情感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2. 苏轼《水调歌头》:探讨了人生与时光的哲理,具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诗词对比

晏几道《燕归梁》 VS 李清照《如梦令》

  • 题材:两首诗都表现了对秋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抒发。
  • 情感基调:晏几道更侧重于孤独与思念,而李清照则更加强调对美好往事的怀念。
  • 意象使用:晏几道通过自然景物营造氛围,李清照则通过个人情感和细腻的描写深化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词选》:对晏几道及其作品的详细介绍。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南浦驿赠升之 南浦驿送周训 南浦 为阮亭题余氏女子绣洛神图 南浦 赠双溪凌秋渚,兼寄家湛思帷孺 南浦 次顾子山和玉田春水韵 南浦夜雨 南浦 寄香侯 南浦 木瓜 南浦登舟 南浦渔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谱像 水火相济,盐梅相成 私荣 齒字旁的字 街头巷底 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彐字旁的字 鹓序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炮场 吃苦耐劳 油回磨转 靑字旁的字 递孝 目字旁的字 反文旁的字 包含出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